[实用新型]一种聚能炉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410.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莫钦钢;苏亦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顾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44532 佛山市顺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关健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民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部 聚能环 导流面 燃气灶 下开口 本实用新型 空气补充 聚能 炉架 下沉 燃烧热效率 气流加热 燃烧气流 弯曲倾斜 中心延伸 主体连接 汇流 内表面 燃烧器 上开口 支撑脚 锅具 热气 交汇 燃烧 辐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能炉架,包括聚能环和设置在其侧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聚能环设有上开口、下开口和连接上、下开口的主体,所述主体由下至上向外弯曲倾斜,所述主体连接下开口的端部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自上而下朝聚能环的中心延伸,所述主体、导流部的内表面共同构成热量下沉的内导流面,所述主体、导流部的外表面共同构成空气补充的外导流面,两导流面在炉架内底部交汇。本实用新型的聚能环能够把燃气灶燃烧时往外辐射的热气下沉,重新汇流其燃气灶的燃烧器内,该热量一方面能够对空气补充的气流加热,另一方面又会顺着燃烧气流重新作用在锅具上,起到聚能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领域,具体是一种在燃气灶上使用的聚能炉架。
背景技术
燃气灶上都具有炉架,常规的炉架仅仅起到对锅具的支撑功能,无法对燃气灶燃烧的火焰聚能,导致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难以提高,而且燃气灶的燃烧时其产生的热量会直接传递到燃气灶上,导致燃气灶表面温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能炉架,其能够对燃气灶燃烧的火焰聚能,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能炉架,包括聚能环和设置在其侧部的若干支撑脚,所述聚能环设有上开口、下开口和连接上、下开口的主体,所述主体由下至上向外弯曲倾斜,所述主体连接下开口的端部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自上而下朝聚能环的中心延伸,所述主体、导流部的内表面共同构成热量下沉的内导流面,所述主体、导流部的外表面共同构成空气补充的外导流面,两导流面在炉架内底部交汇。
所述上开口朝外展开形成喇叭口。
所述支撑脚呈板状,若干支撑脚呈放射状地立设在聚能环的侧部。
所述支撑脚的左右两侧的两宽度面W朝外延伸,其延伸方向与其放射方向一致,并使支撑脚右侧宽度面W伸入聚能环内、左侧的宽度面W伸出聚能环外。
所述支撑脚的前后两侧的两厚度面T为倾斜面,两厚度面T形成的厚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所述两厚度面T与聚能环的连接处的表面凸设有加强凸块。
所述支撑脚的上下两侧的两高度面H,分别形成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
所述上支撑部中部形成支撑平面,支撑平面朝向的聚能环外侧的端部设有弧形过度面,支撑平面朝向的聚能环内侧的端部设有支撑斜面。
所述下支撑部为支撑脚靠近炉架的底面朝下凸起形成的凸起部,所述下支撑部使聚能环、支撑脚悬空。
所述聚能环和支撑脚一体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聚能环能够把燃气灶燃烧时往外辐射的热气下沉,重新汇流其燃气灶的燃烧器内,该热量一方面能够对空气补充的气流加热,另一方面又会顺着燃烧气流重新作用在锅具上,起到聚能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经测试表明,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能够超过66%,超过一级能效标准,更有效节约能源。
而且燃气灶燃烧时不会有热气往外辐射,热气的热量不会直接作用在燃气灶上,大幅度降低燃气灶表面温升,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顾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顾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叠加调节式的高热效率节能罩
- 下一篇:一种旋拧调节式的高热效率节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