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337.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娟;沈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B60Q1/46;G01W1/02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式 天气情况检测 本实用新型 闪光器电路 闪烁频率 闪光器 电磁铁 电路控制继电器 电容器 天气情况识别 弹性导电片 电流继电器 导电底座 驾驶安全 动触点 静触点 电路 天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所述闪光器电路包括天气情况检测电路、电流继电器、电磁铁、弹性导电片、导电底座、静触点、动触点和电容器;所述天气情况检测电路控制继电器KA的动作,从而改变电容式闪光器闪烁频率。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的变化,改变电容式闪光器的闪烁频率,从而提升驾驶安全。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工程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
背景技术
闪光器是用于指明汽车行驶方向变化和警示的闪光装置。现有闪光器设计有新型电路,由低电压开关电路,高电压开关电路,脉冲发生电路、二极放大双管输出电路和两组灯光指示电路组成。将其装在闪光器盒体内,通过它的控制能准确地指明车辆行驶方向,特别具备起保护作用的特点,在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停止闪光器和灯泡工作,驾驶员通过闪光器上装有的故障指示直观闪光器工作状况,能随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目前,现有电容式闪光器的闪光频率单一:如遇下雨或能见度较差的恶劣天气时,不能改变电容式闪光器的闪光频率来提高行车安全指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所述闪光器电路包括天气情况检测电路、电流继电器、电磁铁、弹性导电片、导电底座、静触点、动触点和电容器;所述电流继电器包括继电器KA、继电器常闭触点和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铁芯一端固定于导电底座,其主体上缠绕有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一端连接直流电源正极,另一端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连接于导电底座;所述第二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另一端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于导电底座;所述第三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电容器一端;所述电容器另一端分别转向开关和静触点连接;所述弹性导电片一端固定于底座,另一端悬于电磁铁上部;所述动触点设置于弹性导电片悬于电磁铁上部的一端,并与静触点相对;所述转向开关用于接通右或左转向灯和指示灯;所述天气情况检测电路控制继电器KA的动作,从而改变电容式闪光器闪烁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天气情况检测电路包括雨量传感器、第一电压比较器、雾气传感器、第二电压比较器、或门、三极管VT、LED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正输入端连接雨量传感器,负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管负极相连,输出端与或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正输入端连接雾气传感器,负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二稳压管负极相连,输出端与或门输入端连接;所述或门输出端与三极管VT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VT集电极通过继电器KA连接于直流电源正极,发射极通过LED灯连接于直流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于直流电源正极;所述第一稳压管正极和第二稳压管正极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两端还并联有一二极管VD;所述二极管VD负极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或门输出端与三极管VT基级之间串联有一限流电阻R3。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设置于仪表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器两端还并联有一灭弧电阻。
一种具有天气情况识别功能的电容式闪光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车辆向右或左转向时,接通转向开关,则电路串入右或左转向灯和指示灯,右或左转向灯和指示灯保持暗的状态,直流电源对电容器充电;
步骤S2:电容器持续充电后,两端的电压升高,动触点和静触点在弹性导电片作用下吸合,电容器放电,右或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点亮;
步骤S3:直至电容器放电结束,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灯变暗进入下一个周期,反复形成电容式闪光器的闪烁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未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尾灯、保证后尾灯与周边零件间隙的搭接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车辆尾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