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用撬装式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1960.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涛;梁长春;侯云飞;刘延龙;李进;李洪涛;赵子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延龙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3D9/25;F02G5/02;H02S10/10;H02S10/12 |
代理公司: | 13115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郄旭宁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发电机 发电机组 太阳能发电机构 电源管理单元 风能发电机构 室内 发电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进气口连接 撬装式结构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发电组件 施工成本 竖直设置 箱体内部 箱体外部 油气分离 出气口 隔热板 磕头机 启动箱 撬装式 输出端 分隔 风能 太阳能 取材 大自然 天然气 油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田用撬装式发电机组,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发电机组包括箱体及发电组件,所述的箱体为撬装式结构,箱体内部借助竖直设置的隔热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燃气发电机,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磕头机启动箱位于第二腔室内,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外部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能发电机构,燃气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能发电机构的输出端都与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油气分离机的出气口与燃气发电机的进气口连接。充分利用了大自然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利用现场开采出的天然气,现场取材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涉及到油田用撬装式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油田上的磕头机将油打上来后,会通过油气分离机将油收集到储油罐中,而磕头机的动力装置一般采用发电机连接电机实现。但是在一些地区,发电机的电源并不好提供,如果采用发动机供能,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油田用撬装式发电机组,安装移动方便,充分利用了大自然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利用现场开采出的天然气,现场取材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油田用撬装式发电机组,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发电组件,箱体外部设置有磕头机、油气分离机和储油罐,油气分离机的出油口与储油罐连接,磕头机与磕头机启动箱连接,关键在于:所述的箱体为撬装式结构,箱体内部借助竖直设置的隔热板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燃气发电机,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磕头机启动箱位于第二腔室内,发电机组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外部的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能发电机构,燃气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构和风能发电机构的输出端都与电源管理单元连接,油气分离机的出气口与燃气发电机的进气口连接。
在箱体的第二腔室内还设置有蓄电池平衡系统。
在箱体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散热口、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散热口。
所述的发电机组还包括热交换装置,燃气发电机的尾气排放口与热交换装置的热源进口连接,热交换装置的热水出口与设置在储油罐外围的水套连接。
第二腔室与隔热板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开门,在第二腔室内固定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传送带,相邻两个传送带之间铰接有水平杆,水平杆上铰接有用来放置蓄电池平衡系统的蓄电池的套桶,套桶位于水平杆下方并借助传送带具有升降自由度,使套桶靠近或远离对开门。
在隔热板与箱体的顶板之间留有间隙,增设与隔热板紧密接触且形成滑动配合的密封挡板,隔热板上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与密封挡板固定连接使密封挡板具有升降自由度,密封挡板与箱体的顶板接触密封或分离。
在第二腔室内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发电机组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伸缩杆的受控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体采用撬装式结构,可以整体安装、移动,移动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发电机组采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与燃气发电三种方式相结合,利用电源管理单元来平衡三组发电机的发电能量,太阳能发电机构以太阳能为能源进行发电,风能发电机构以风力为能源进行发电,燃气发电机以现场开采出的天然气为能源进行发电,太阳能、风力和天然气都可以现场获得,这种发电机组充分利用了大自然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同时也利用现场开采出的天然气,取材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和密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传送带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延龙,未经刘延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