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1706.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7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岳桂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骅市铭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F24H9/18;F24H9/14;F24H9/20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61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管 折弯管 流体 外胆 单循环 加热炉 出水管 进水管 内部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 红外发热管 电热转换 管道连接 加热过程 单胆 加热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包括加热炉、流体外胆和螺旋单循环模块;加热炉连接有进水管和外联管道;螺旋单循环模块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螺旋管,分布在流体外胆的内部,且其和流体外胆的内部中心位置均有红外发热管;外联管道连接着第一螺旋管,第一螺旋管通过第一折弯管连接第二螺旋管,第二螺旋管通过第二折弯管连接第三螺旋管,第三螺旋管通过第三折弯管连接第四螺旋管,第四螺旋管连接出水管;流体依次通过进水管、流体外胆、外联管道、第一螺旋管、第一折弯管、第二螺旋管、第二折弯管、第三螺旋管、第三折弯管、第四螺旋管和出水管。该实用新型的加热过程安全,可全方位、多角度加热,提高了电热转换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
背景技术
在冬季存在采暖需求的地域中,城市的部分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家庭还是采用燃煤或天然气等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自采暖,这一方面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空气不够通畅而造成燃烧不充分,从而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有发生。随着环保形势的严峻,采用清洁能源取暖已成为趋势。由于电能使用灵活方便,范围广,以电能加热的电采暖炉应用越来约广泛,目前,电采暖炉加热核心中以电阻加热为主的电加热管占据较大比重,这种加热管常置于水中进行加热,安装位置易产生死水区,造成水垢积累,影响加热管寿命,且产品结构复杂,安全性能差,电热转换效率低,使这类产品未能得到普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解决现有电采暖炉安全性能差,电热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胆四螺旋单循环模块,包括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加热炉内部的流体外胆和设置在所述流体外胆内部的螺旋单循环模块;所述加热炉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连接有外联管道;所述螺旋单循环模块包括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和第四螺旋管,四个螺旋管呈圆周均布在所述流体外胆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第三螺旋管、第四螺旋管和流体外胆的内部中心位置均设置有红外发热管;所述外联管道连接着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底部进水侧,所述第一螺旋管的顶部通过第一折弯管连接着所述第二螺旋管的顶部,所述第二螺旋管的底部通过第二折弯管连接着所述第三螺旋管的底部,所述第三螺旋管的顶部通过第三折弯管连接着所述第四螺旋管的顶部,所述第四螺旋管穿出所述加热炉后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流体从所述进水管进入并依次通过所述流体外胆、外联管道、第一螺旋管、第一折弯管、第二螺旋管、第二折弯管、第三螺旋管、第三折弯管、第四螺旋管升温后,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出至室内散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的炉体的内壁使用导热性能高的材料制成,所述加热炉的内壁上设有导热涂层;所述流体外胆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绝缘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热管与智能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加热炉外周面上的一侧,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加热炉右端面上;所述外联管道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加热炉外周面的另一侧,且与所述进水管中心对称,出水端位于所述加热炉右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弯管与所述第三折弯管大小相同,且轴线对称分布在所述加热炉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第二折弯管分布在所述加热炉的另一个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骅市铭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骅市铭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