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1429.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8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孙迪科;肖峰;张亚东;林宇;蔡海涛;郑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巨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1/02 | 分类号: | E05B71/02;E05B49/00;E05B47/00;E05B17/00;G07C9/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窄带 联网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包括单车本体和智能车锁,智能车锁分为锁环和锁舌,智能车锁的上安装有二维码,智能车锁内还安装有电源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构传动模块,电源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构传动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数据收集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数据分析模块与结构传动模块连接,智能车锁端口的侧壁开设有弧形环槽,弧形环槽内设有弧形管,且弧形管穿过弧形环槽并延伸至外部,弧形管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环形块的内壁与锁舌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在偏远地区地对车锁进行打开,提高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目前各种共享单车的车锁一般为电子锁或者机械锁,这两种锁的开锁方式一般为通过手机进行扫码开锁或者用户通过手机获得开锁密码,通过手动调整车锁上的密码键进行开锁,现有技术中,当用户随意将单车停放在正常手机信号不佳的场所时,可能无法顺利解除绑定,甚至影响下一个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户随意将单车停放在正常手机信号不佳的场所时,可能无法顺利解除绑定,甚至影响下一个用户体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包括单车本体和智能车锁,所述智能车锁分为锁环和锁舌,所述智能车锁的上安装有二维码,所述智能车锁内还安装有电源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构传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数据收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结构传动模块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与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结构传动模块连接,所述智能车锁端口的侧壁开设有弧形环槽,所述弧形环槽内设有弧形管,且弧形管穿过弧形环槽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弧形管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的内壁与锁舌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单车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智能车锁的顶部位于凹槽内设置,所述智能车锁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与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智能车锁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智能车锁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与限位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块相背离锁环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相背离一侧的侧壁均活动连接有滚珠,且滚珠与限位槽的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的结构传动模块主由PWM直流电机调速器和PWM直流电机连接构成。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采用STMFZET芯片。
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给予PWM直流电机调速器指令,驱动PWM直流电机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智能车锁,通过设有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再通过设有的NB-IoT通讯模块,基于NB-IoT网络特性,仅需消耗约180KHz的带宽,可利用最传统普及的GSM网络串接,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收集模块,数据收集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通过数据收集模块进行分析,将正确的数据传输至结构传动模块,通过结构传动模块能够将智能车锁顺利的打开,从而当用户将单车停放在手机信号不佳的场所时,能够顺利地对车锁进行打开,提高用户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巨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巨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1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基坑模型试验系统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磁感应实验的STEM教育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