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八流连铸的单中间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9925.5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9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毅;徐斌;杨海斌;孙江波;王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连 中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八流连铸的单中间包结构,其由包壁和包底构成,开口向上;在中间包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渣墙和四个挡渣坝,两个挡渣墙内区域设置有稳流器;每个挡渣墙上均设置了3个导流孔,包括一个下部导流孔和两个上部导流孔;所述下部导流孔直径φ100mm,孔方向水平与中间包外侧墙平行、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孔中心线距外侧墙水平距离最近为268±2mm;所述上部导流孔直径φ80mm,开孔方向水平与中间包外侧墙平行、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8°,孔中心线距外侧墙水平距离320±2mm,两上部导流孔中心线水平距离为180±2mm;上部导流孔和下部导流孔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300±5mm,下部孔中心线距包底垂直距离240±5mm。本中间包能改善铸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设备,尤其是一种八流连铸的单中间包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化钢铁企业目前均采用连铸来生产钢坯,而且连铸机向多流发展,8流以上连铸机常设置2个中间包对铸流进行分别控制,以达到中间包内钢水的均匀化控制的目的。这一技术比较成孰,但设置1个中间包的企业不多,其问题在于中间包流数多,钢水从钢包到各铸流的距离长且存在差异,造成钢水到达不同铸流时的温度、成份出现偏差和波动,进而造成了铸坯成份和内部质量的差异常,不能满足高质量铸坯和轧材的要求,因此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均匀化控制成为难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生产经验和专利技术,随着钢铁企业发展的需求和低成本高品质钢材生产需要,连铸采用多流单中间包生产的技术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多流单中间包内钢水均匀化控制技术成为行业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内钢水均匀的八流连铸的单中间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由包壁和包底构成,开口向上;在中间包内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渣墙和四个挡渣坝,两个挡渣墙内区域设置有稳流器;每个挡渣墙上均设置了3个导流孔,包括一个下部导流孔和两个上部导流孔;所述下部导流孔直径φ100mm,孔方向水平与中间包外侧墙平行、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5°,孔中心线距外侧墙水平距离最近为268±2 mm ;所述上部导流孔直径φ80mm,开孔方向水平与中间包外侧墙平行、向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8°,孔中心线距外侧墙水平距离320±2 mm ,两上部导流孔中心线水平距离为180±2 mm ;上部导流孔和下部导流孔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300±5 mm ,下部导流孔中心线距包底垂直距离240±5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稳流器设置有1个,其结构为缶形罐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渣坝的高度均为60±5 mm ,位置分别位于第2、3流之间,第3、4流之间,第5、6流之间,第6、7流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的中间包内钢水流场平均停留时间延长,死区体积小,各流开始响应时间延长,各流响应时间峰值出现时间相差小,且峰值较小,均匀度值较好,有利于钢水温度、成份的均匀化控制;经实际应用,中间包内各流间温度差小于3℃,有利于控制各流的铸坯拉速和冷却,对提高铸坯内在质量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钢水中夹杂物的充分上浮,有效地改善铸坯质量。
本中间包适用于断面为150mm*(150mm~200mm)*200mm的方坯连铸机,适用中间包容量40~50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挡渣墙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渣墙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渣墙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稳流器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稳流器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99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陶瓷导油杆加工造型装置
- 下一篇:地脚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