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7638.0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0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跃;翁邦正;向长于;袁小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101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筒 固定柱 支撑板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支撑板顶端 安全防护 建筑施工 液压缸 立柱 固定筒外壁 穿插连接 套管外壁 支撑主杆 单支撑 固定套 滑动套 套管 支撑 底端 外壁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包括固定筒和固定柱,固定筒的顶部滑动套设在固定柱的底部,固定柱外壁的顶部和固定筒外壁的顶部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套管,两个套管外壁的中部分别固定穿插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底端的四角通过四个液压缸分别与第二支撑板顶端的四角固定连接,固定筒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顶端的四角通过四个立柱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底端的四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通过固定筒与固定柱形成支撑主杆,同时通过液压缸和立柱可以起到协助支撑的作用,防止固定筒与固定柱变形,继而由单支撑变为多支撑,同时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支撑架,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支撑架对模板、墙板和悬梁等进行支撑。
现有的建筑支撑架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建筑支撑架多为单支撑杆支撑,支承力有限,且稳定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变形;2、由于有些建筑模板、墙板和悬梁等会存在一定的角度,现有的建筑支撑架无法调节支撑角度,继而支撑效果差,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支撑架稳定性差以及无法调节支撑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包括固定筒和固定柱,所述固定筒的顶部滑动套设在固定柱的底部,所述固定柱外壁的顶部和固定筒外壁的顶部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套管,两个所述套管外壁的中部分别固定穿插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的四角通过四个液压缸分别与第二支撑板顶端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顶端的四角通过四个立柱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底端的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通过固定轴与U型槽的内部活动穿插连接,所述顶板底端的两侧和第一支撑板顶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两对第一U型接头,两对所述第一U型接头均通过固定轴分别与两个伸缩杆的两端活动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四周分别固定设有四个第二U型接头,四个所述第二U型接头均通过固定轴分别与四个支撑管的一端活动穿插连接,四个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套设在四个支撑杆的一端,每个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均固定设有铁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螺栓穿过其中一个螺栓孔与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按钮,四个所述液压缸均通过控制按钮与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包括外管、内管和伸缩杆固定器,所述外管的一端套设在内管一端的外部,所述伸缩杆固定器固定套设在外管的一端,每对第一U型接头均通过固定轴分别与伸缩杆外管的另一端和内管的另一端活动穿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支撑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筒与固定柱形成支撑主杆,同时通过液压缸和立柱可以起到协助支撑的作用,保护固定筒与固定柱,防止固定筒与固定柱变形,继而由单支撑变为多支撑,提高支承力,同时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最大程度避免支撑架变形,同时通过支撑管、支撑杆和铁锥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2)、调节两个伸缩杆的长度可以调节顶板的倾斜角度,继而可以使支撑架根据建筑模板、墙板和悬梁等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提高支撑效果,保证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7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用于补偿重型建筑设备液压张力设备
- 下一篇:装配式可调安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