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岩热储地区回灌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4120.1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亮;崔圆圆;郭红霞;封进勃;邢继飞;李永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E21B43/04;E21B43/08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谈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砾 回灌 井管 侧连接 沉淀管 含水层 滤水管 粘土层 粘土球 回灌井 止水器 本实用新型 堵塞 底部连接 内部连接 外侧设置 砂岩 地热水 导通 同层 中段 填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岩热储地区回灌井结构,包括一开结构,二开结构,井管,止水器,粘土层,粘土球,滤水管,沉淀管,人造砂砾和含水层,所述一开结构外侧安装有井管,所述井管中段连接有止水器,所述一开结构下侧连接有二开结构,所述井管外侧设置有粘土层,所述粘土层底部连接有粘土球,所述粘土球下侧连接有人造砂砾,所述人造砂砾内部连接有沉淀管,所述沉淀管上侧连接有滤水管,所述人造砂砾外侧连接有含水层,该实用新型回灌井结构,方便使用,回灌效率较高,不易出现堵塞现象,将滤水管两端与含水层导通,中间填充人造砂砾,从而控制地热水回灌的流速,在保证同层回灌的同时,防止井管堵塞,回灌受堵造成回灌率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灌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砂岩热储地区回灌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热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热井的数量和抽水量都逐年增加,有的地方已达到甚至超过资源评价所限定的抽水量极限。大量抽水而不回灌,势必造成水位持续下降,井的使用寿命将减少,不利于地热的持续发展。只抽不灌,不但不利于保护地热资源,同时也将含有某些有害成分的地热水牌的地表的水体或渗透到地下,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化学污染。有些排水温度超过环保的规定还会造成热污染。所以,回灌开采被看作是地热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不同的地热区其地质构造是不同的,所以回灌方式也不完全一致。为了预测回灌开采后地下温度场等各种场的变化趋势以及冷锋面推进的速度,近年来还通过建立热储蓄模型和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来加速回灌开采的研究。
随着地热勘查开发利用程度的加深,地热直采直排的方式被禁止,根据国家能源部对地热资源开采的要求,在砂岩热储地区地热回灌率要求达到80%以上,因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热水回灌的研究正在逐步加深,但地热回灌的效率却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地热水回灌的问题,提高地热水回灌率,保证资源的有效开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岩热储地区回灌井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砂岩热储地区回灌井结构,包括一开结构,二开结构,井管,止水器,粘土层,粘土球,滤水管,沉淀管,人造砂砾和含水层,所述一开结构外侧安装有井管,所述井管中段连接有止水器,所述一开结构下侧连接有二开结构,所述井管外侧设置有粘土层,所述粘土层底部连接有粘土球,所述粘土球下侧连接有人造砂砾,所述人造砂砾内部连接有沉淀管,所述沉淀管上侧连接有滤水管,所述人造砂砾外侧连接有含水层。
优选的,所述一开结构钻头尺寸:Φ550mm,所钻井深:400m,套管尺寸:Φ273mmX8.89mm,套管下深0-400m;二开结构钻头尺寸:Φ445mm,所钻井深:1600m,套管尺寸:Φ177.8mmX8.05mm,套管下深400-1600m。
优选的,所述人造砂砾的填充高度高于滤水管50m。
优选的,所述粘土球的体积33m³。
优选的,所述井管下端水平设置滤水管且滤水管与垂直堆积在两端的人造砂砾紧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回灌井结构,方便使用,回灌效率较高,不易出现堵塞现象。
1.将滤水管两端与含水层导通,中间填充人造砂砾,从而控制地热水回灌的流速,在保证同层回灌的同时,防止井管堵塞,回灌受堵造成回灌率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开结构,2-二开结构,3-井管,4-止水器,5-粘土层,6-粘土球,7-滤水管,8-沉淀管,9-人造砂砾,10-含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4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