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2708.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魏治国;廖疆平;黄显周;李俊德;陈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岭公路工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21/32 |
代理公司: | 11344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机构 支撑组件 监测组件 第三方 点位 上端 本实用新型 局部位移 监测面 变形 变形监测装置 对称设置 监控领域 变形的 平行 监测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属于位移及变形监控领域,包括第三方点位、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呈对称设置在第三方点位的两侧,且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的上端均与监测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包括第一监测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三方点位固定连接,第一监测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监测机构包括第二监测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三方点位固定连接,第二监测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监测面平行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及变形,最大限度的满足局部位移及变形的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移及变形监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隧道安全隐患目前采用测距仪监测办法,以检查和人工采集数据及换算数据为依据,数据采集不连贯,数据误差大,存在换算误差,桥梁安全隐患监测目前主要靠卫星采集数据监控,成本高,有些不在卫星信号覆盖的桥梁不能及时监控,设备稳定性差,许多领域存在位移及变形的监控盲点。本实用新型局部接触式位移及变形监控装置成本低,容易实施和控制,设备稳定性强,同时能监控各类位移及变形量,弥补了目前许多领域位移及变形监测的盲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以在监测位移及变形的前提下,提高精度,大幅降低成本,解决监测位移及变形位移量,以填补目前位移及变形监测盲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包括第三方点位、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呈对称设置在第三方点位的两侧,且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的上端均与监测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包括第一监测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三方点位固定连接,第一监测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二监测机构包括第二监测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三方点位固定连接,第二监测组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组件的上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三方点位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监测组件包括第一监测轴、第一连接线、第一传感器、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监测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在第三支撑杆的一端,第一监测轴的一端与第一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监测轴上套设有第一滚轮,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螺栓连接,第一连接线的另一端绕第一滚轮一圈后竖直设置且第一连接线竖直的一端设有第一配重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角钢,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三方点位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角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监测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监测轴、第二连接线、第二滚轮、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监测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二传感器固定安装在角钢的上端,所述第二监测轴呈竖直设置在第二传感器的上端,第二滚轮套设在第二监测轴的上端,第二滚轮的旁侧设有第三导向槽,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导向槽并环绕第二滚轮后通过第三导向槽呈竖直设置,第二连接线呈竖直设置的一端设有第二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新型局部位移及变形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能够通过该监测方式,及时精准的发现监测面位移及变形实时位移值,以保证第一时间发现监测面平行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及变形,最大限度的满足局部位移及变形的监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岭公路工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岭公路工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2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