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9259.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勇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7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臂 钩柱 撑开器 工作段 撑钩 脊柱后路手术 平面的 铰接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上宽下窄 手术操作 手术视野 所在平面 邻接处 点位 相背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该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剪臂、钩柱和撑钩;两个剪臂铰接在一起,剪臂具有供使用者持捏的持捏段和工作段,两个剪臂的铰接点位于持捏段和工作段的邻接处;钩柱设于工作段的远离持捏段的一端;撑钩设于钩柱上;定义两个剪臂所在平面为剪臂平面,两剪臂上的钩柱凸出于剪臂平面并朝剪臂平面的同一侧延伸,定义钩柱位于剪臂平面的下侧,两钩柱的间距上宽下窄以使两钩柱夹有设定角度,两钩柱上的撑钩分别设置在两钩柱相背的两侧面上。使用该撑开器,可以在做手术时增大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
背景技术
在做脊柱后路手术时需要用到撑开器来保证创口部位具有足够的手术视野。
目前常用的撑开器如图1和图2所示,该撑开器具有两个剪臂101,两剪臂101铰接在一起,定义两剪臂101所在平面为剪臂平面;在两剪臂101的端部均设有钩柱102,钩柱102凸出于剪臂平面且朝剪臂平面的同一侧延伸,两剪臂101上的两钩柱102平行设置;在钩柱102远离剪臂101的端部设有一个撑钩103,撑钩103用于钩住创口部位的软组织。
上述撑开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撑开创口部位的软组织,但是,因为两剪臂101上的两钩柱102平行设置,这就导致了创口部位的底部和上部的撑开空间基本相同,而为了不对创口部位的软组织造成过大损伤,创口部位的底部无法撑开较大空间,这会使整个创口部位的手术视野较小;而且每个钩柱102上只设置一个撑钩103,单个撑钩103只能钩住创口部位底部的软组织,这会造成创口部位上部的软组织下滑、堆积,进一步的导致整个创口部位的手术视野较小;手术视野较小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需要耗费较长的手术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大手术视野的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包括:
两个剪臂,两个剪臂铰接在一起,剪臂具有供使用者持捏的持捏段和工作段,两个剪臂的铰接点位于持捏段和工作段的邻接处;
钩柱,设于工作段的远离持捏段的一端;
撑钩,设于钩柱上;
定义两个剪臂所在平面为剪臂平面,两剪臂上的钩柱凸出于剪臂平面并朝剪臂平面的同一侧延伸,定义钩柱位于剪臂平面的下侧,两钩柱的间距上宽下窄以使两钩柱夹有设定角度,两钩柱上的撑钩分别设置在两钩柱相背的两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脊柱后路手术的撑开器中的两钩柱的间距上大下小,从而在该撑开器撑开创口部位底部较小空间时,创口部位的上部具有较大空间,从而增大了手术视野,降低了手术难度,节省手术时间。
进一步的,两钩柱的夹角范围为15°-20°。该角度范围保证手术视野较大的基础上,不会对创口部位的软组织造成过大伤害。
进一步的,每个钩柱上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的撑钩。钩柱的数量较多,可以把创口部位的软组织都牵开,且牵开的软组织不易滑脱。
进一步的,每个钩柱上设有三个撑钩。三个撑钩可以保证手术视野,且相比于设置更多的撑钩的撑开器,可以降低撑开器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的,撑钩远离钩柱的一端为尖端,整个撑钩呈月牙状且尖端朝上设置。这样设置可以防止软组织与撑钩滑脱。
进一步的,钩柱的长度范围为3-5cm。
进一步的,撑钩的长度为0.5-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勇,未经赵国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9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同步撑开器
- 下一篇:一种胆道手术用自动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