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7807.2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蔡育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育伦 |
| 主分类号: | A63B21/00 | 分类号: | A63B21/00 |
| 代理公司: | 31233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长形剖槽 阻力调节器 容置空间 运动器材 侧杆部 握持部 扳动 人体工学 向下延伸 侧板 穿设 伸入 握把 贯穿 移动 | ||
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结合于一运动器材上,包括:一顶板,设有二对应并贯穿该顶板的第一长形剖槽;二侧板,分别设置于该顶板二侧,并与该顶板共同组围出一容置空间;一握把,至少具有一横向握持部以及二分别由该横向握持部二端向下延伸的侧杆部,二侧杆部分别穿设二第一长形剖槽并伸入该容置空间,且在该第一长形剖槽内前、后移动;借此,使用者在扳动阻力调节器时更加顺畅,并符合人体工学,且提高扳动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用以调整运动器材阻力装置的阻力力道。
背景技术
常见健身器材会配置一阻力机构以提供适当的阻力,让使用者能够依自身训练需求以增减运动负荷,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首先,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M465938所示,使用者借由一阻力调节器调整上述阻力机构的阻力力道,而阻力调节器是由一控制旋钮、一壳体及一下盖所组成,使该控制旋钮连接一转盘,以供连接阻力机构的钢索,当旋钮转动时,构成阻力机构的拉紧或松弛,借此,经由转动控制旋钮带动阻力机构的钢索以调整阻力机构的阻力大小。
其次,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080100所示,其阻力调节器的扳动部呈单立式把手,并以扳动把手调整阻力机构的阻力大小。而就阻力机构的先前技术来说,主要借由磁控方式改变磁铁与飞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对飞轮进行阻力大小的调整。
然而,当使用者使用并位在健身器材上时,而其阻力调节器又通常位于使用者正下方的健身器材主体位置,因此,当使用者欲操作阻力调节器时,无论是旋钮式或单立式把手的阻力调节器,都会造成手部旋转或扳动别扭以致操作不易,甚至不符合人体工学的问题,因而有改进的必要。
是以,如何利用新的结构型态使操作阻力调节器更加顺畅,并符合人体工学,以确实改善上述的缺点并进行研发改进结构,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使健身器材阻力调节器的操作更加直接便利舒适,符合人体工学,提高扳动操作的稳定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结合于一运动器材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顶板,设有二对应并贯穿该顶板的第一长形剖槽;
二侧板,分别设置于该顶板二侧,并与该顶板共同组围出一容置空间;
一握把,至少具有一横向握持部以及二分别由该横向握持部二端向下延伸的侧杆部,二侧杆部分别穿设二第一长形剖槽并伸入该容置空间,且在该第一长形剖槽内前、后移动。
本新型的功效在于:
(一)、使用者以手部直接伸出并握持该握把时不需转动手掌角度,不仅符合人体工学,且扳动操作更加便利舒适。
(二)、该握把利用二该侧杆部于二第一长形剖槽前、后移动时更加稳定且不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健身器材的示意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综合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阻力调节器结构,结合于一运动器材1上,包括:
一顶板10,呈弧形,并设有二对应且沿着弧面贯穿该顶板10的第一长形剖槽11;
二侧板20,分别卡合于该顶板10二侧,并与该顶板10共同组围出一容置空间21,且二侧板20前、后端设有螺孔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育伦,未经蔡育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7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增加重量的训练用呼啦圈
- 下一篇:一种防止手臂受伤的臂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