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4228.2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翌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H01F27/22;H01F27/18 |
代理公司: | 11591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益奇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导热丝 变压器 变压器外壳 高效散热 内部设置 液态冷媒 直角梯形 金属板 金属球 散热板 本实用新型 变压器表面 散热效果 直角腰边 上端 侧壁 过热 下端 淹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变压器外壳的四周固设有散热板;散热板包括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导热丝,导热丝的上端与容纳腔的直角腰边所在侧壁固定连接,导热丝的下端设置有金属球,容纳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将金属球淹没的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体积小于容纳腔的容积。所述高效散热变压器的散热效果好,变压器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即使在夏天,也不易发生变压器过热的情况,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变压器在运行中由于铁芯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线圈的铜损都转化为热量,使温度升高,热量向周围以辐射、传导等方式扩散。目前,变压器的散热通常采用在变压器外壳四周安装散热翅片的方式来散热,散热翅片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但是目前的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有限。例如,型号为SCB10-1000KVA/10KV/0.4KV的干式变压器,其使用时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80℃;该干式变压器四周通常加装有表面积为2.68m2的散热翅片,在夏天时,变压器金属壳表面的最高温度为75~77℃,散热翅片表面的最高温度通常在61~65℃;即使加装散热翅片,该变压器在使用时,其金属壳表面的最高温度也快接近80℃,长期在该温度下作业,存在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散热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四周固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包括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直角腰边所在侧壁与变压器外壳的外侧壁焊接连接;所述金属板的内部设置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导热丝,所述导热丝的上端与容纳腔的直角腰边所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丝的下端设置有金属球,所述导热丝的下端与金属球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将金属球淹没的液态冷媒,所述液态冷媒的体积小于容纳腔的容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板上底部的纵截面面积大于金属板下底部的纵截面面积,所述容纳腔上部的纵截面面积大于容纳腔下部的纵截面面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态冷媒的体积与容纳腔的容积之比为x,0.15≤x≤0.3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还设置有多根螺旋状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上端与容纳腔的上部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板的斜腰边处设置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板的上底部设置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处设置有密封层。
与现有表面安装有散热翅片的变压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散热变压器的散热效果好,变压器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即使在夏天,也不易发生变压器过热的情况,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散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板与变压器外壳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板与变压器外壳的连接示意图(俯视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翌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翌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4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