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3316.2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荣;刘国梁;郑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荣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0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污 曝气器 污水处理池 喷射口 射流式 本实用新型 上窄下宽 进水口 开放式圆柱形空腔 虹吸效应 混合效率 搅拌动力 气流喷嘴 水流喷嘴 水气混合 同轴连接 污水污泥 波浪式 进气管 内侧腔 污水池 扰动 上端 下端 连通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其中射流式曝气器包括连通的吸污腔、进水口和喷射口,吸污腔下端为开放式圆柱形空腔,上端内侧腔内采用波浪式设计,吸污腔下侧同轴连接有气流喷嘴上窄下宽的进气管,喷射口设置于吸污腔上方,在吸污腔和喷射口连接处还设置有水流喷嘴上窄下宽的进水口;基于上述射流式曝气器构成的污水处理池,在池底布置有若干的该曝气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流和气流共同作用,产生虹吸效应,使污水池底部污水污泥也参加到水气混合循环中,提升了氧气混合效率,增加了污水处理池底部的扰动,结构简单,不需额外增加搅拌动力,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射流曝气是目前污水生化处理应用的一种曝气方式,射流曝气器是通过射流产生的紊动扩散作用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流体机械设备。工作水泵出水通过射流曝气器的喷嘴喷出,高速流动的液体通过混合室时,在混合室内形成局部真空,由进气管吸入空气,空气进入混合室后,与液体形成混合体,通过扩散管向外排出时,速度减慢,压力增强,最终形成强力喷射流。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曝气器对于污水处理池底部沉淀下的污水污泥的扰动较小,不能有效的使池底污水污泥充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使污水处理池底部污水污泥加入充氧循环过程的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包括喷射口和进水口,进水口连接在喷射口的一侧,进水口的进水端与高压供水装置连通,喷射口的进气端与高压送气装置连通,还包括吸污腔,吸污腔与喷射口连通,吸污腔的进口端置于污泥中。
吸污腔下端为开放式圆柱形空腔,上端外侧为上窄下宽的圆台造型,上端内侧为上窄下宽的波浪线型空腔。
在吸污腔下端圆柱形空腔内还设有同轴布置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气流喷嘴为上窄下宽的气流喷嘴。
吸污腔上方连接有同轴布置的喷射口,喷射口为圆柱形空腔,在喷射口和吸污腔连接处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有上窄下宽的水流喷嘴。所述水流喷嘴出水的对侧位置,还设有一处凸起结构。
基于上述的一种射流式曝气器构成的污水处理池,池底铺设有并排连接在一起的供水供气管道,管道侧方设置有若干安装架,上述曝气器连接于安装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种射流式曝气器及其组成的污水处理池,其好处是:
1.射流式曝气器采用了开放式设计,可以利用虹吸作用使污水处理池底部污泥参与到整个混合循环,增加了水池底部扰动,采用的波浪式设计可以增加空气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升了氧气混合效率。
2.采用由宽到窄的气流喷嘴设计,可以使空气获得较大的喷射速度,防止喷射口堵塞。
3.采用由宽到窄的水流喷嘴设计,可以使水流获得较大的喷射速度,防止水流喷射口堵塞,同时高速水流与高速气流碰撞,能更好的使空气中的氧气与水流混合。
4.水流喷嘴对侧采用的凸起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反冲进入吸污腔内,能按照设计的方案使整个腔内产生虹吸作用,带动整体污水的循环。
5.通过设置于侧方位的安装架,使曝气器下侧吸污腔能与污泥连通,使池底污水污泥加入循环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荣,未经刘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3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