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9034.5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忠;曾晓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H0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蕊瑞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件 止挡件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合闸 联锁件 机械联锁装置 电源接通状态 联锁装置 移动驱动 分闸 驱动 彼此独立 可移动地 驱动组件 移动 叠置 配合 |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该机械联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其各包括:连接至第一动触头的第一驱动件,其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或分闸;连接至第二动触头的第二驱动件,其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或分闸;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个上且具有细长的凹槽;以及联锁件,插入止挡件的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移动;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叠置且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及其中联锁件与止挡件可移动地配合,使得当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包含这种机械联锁装置的自动转换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设备主要用在紧急供电系统,将负载电路从一个(常用)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备用)电源,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安全、可靠地运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联锁装置确保当负载电路连接至两个电源之一时,即两个电源中的一个电源被接通时,另一个电源始终不能接通,以保证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可靠性。通常,联锁装置包含电气联锁装置和机械联锁装置,二者共同保证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接通。然而,电气联锁装置中的电气元件不可靠(例如,微动开关的功能失效)可导致电源位置反馈错误,进而致使电气联锁功能失效。此时,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含可靠性较高且结构简单的机械联锁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和自动转换开关设备,该机械联锁装置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设备的机械联锁装置,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包括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分闸,
其特征在于,机械联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驱动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一驱动件,连接至第一动触头,从而第一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第二驱动件,连接至第二动触头,从而第二驱动件的移动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或分闸;
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具有细长的凹槽,凹槽具有位于其两端且相对的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以及
联锁件,插入止挡件的凹槽内且能够在凹槽内移动,
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叠置且能够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以及
其中联锁件与止挡件可移动地配合,使得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动触头合闸;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止挡件与联锁件阻止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动触头合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机械联锁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组件,其中止挡件设置于第一驱动件上,联锁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件上且从其突出的销,其中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二驱动件从第二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电源接通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位置,销抵靠凹槽的第一端壁,从而阻止第一驱动组件从第一分闸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当机械联锁装置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一分闸位置,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分闸位置,并且销抵靠凹槽的第二端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90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