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7284.5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文革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F04F5/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外壳、风道壳和风机;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孔,后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环孔,第二环孔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挡筋,后壳体设置有进风孔;风道壳包括出风环和罩体,出风环套设在第二环孔上,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出风口;罩体密封罩设在后壳体上,罩体的前部设置有与出风环密封配合的第三环孔,罩体、出风环和后壳体之间配合形成环状风道,罩体设置有进风口;风机与进风口相对接,用于将外壳外的空气吸入并压入环状风道内,最后从出风口喷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出风口由出风环与第一环孔配合形成,出风口较小,风噪较低,同时较为隐秘,不易发觉,不易对风扇的整体外观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无叶风扇也叫空气增倍机,它能产生自然持续的凉风,因无叶片,不会覆盖尘土或伤到儿童插进的手指;无叶风扇利用喷气式飞机引擎及汽车涡轮增压中的技术,通过底部的吸风孔吸入空气,圆环边缘的内部隐藏的一个叶轮则把空气以圆形轨迹喷出,最终形成一股不间断的冷空气流。
现有的无叶风扇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风道壳和风机,通过风机将外壳外的空气抽入、并压入风道壳的环形风道内,最后从出风口喷出;现有的风道壳一般由上罩体和下罩体对合而成,上罩体和罩体之间配合形成环形风道,同时上罩体上开设有与环形风道相连通的出风口,该出风口直接成型于上罩体上并露出于外壳外部,如此出风口的口径一般较大,从而导致风噪较大,同时该出风口的结构对风扇的整体外形影响较大,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无叶风扇,简单结构,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通过出风环与后壳体的第二环孔之间间隙配合形成出风口,隐秘性高,不易发觉,不会对风扇的整体外形造成影响;同时形成的出风口较小,风噪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外壳、风道壳和风机;
所述外壳包括相互对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环孔,所述后壳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隆起的、与第一环孔相对应的第二环孔,所述第二环孔的外环面上环周间隔设置有若干挡筋,所述后壳体对应第二环孔的下方设置有进风孔;
所述风道壳设置在外壳内,包括出风环和罩体,所述出风环为与第二环孔相适配的环状结构,所述出风环套设在隆起的第二环孔上,在挡筋的作用下使得出风环与第二环孔呈间隙设置且相邻的挡筋之间形成出风口;
所述罩体密封罩设在后壳体上,所述罩体的前部设置有与出风环密封配合的第三环孔,所述罩体、出风环和后壳体之间配合形成环状风道,所述罩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环状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
所述风机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进风口相对接,用于将外壳外部的空气吸入并压入环状风道内,最后从环状分布的出风口喷出。
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具有第四环孔,设置于出风环与前壳体之间,用于平缓接合出风环的环孔内壁与前壳体的第一环孔的外壁,所述第四环孔的内环面具有用于引导气流运动的引导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壳体的前表面沿其外沿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罩体的后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壳体的后表面沿其外沿设置有若干第三定位柱,该第三定位柱与后壳体上的第二定位柱呈对应设置;
所述罩体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三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呈对应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壳体的前表面对应第二定位柱的内侧、第二环孔的外侧环周设置有连续的、凸起的第二挡沿,所述罩体的后部敞口密封罩设在第二挡沿的外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体的后部敞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与后壳体的前表面相适配的抵接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革,未经朱文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7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