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器及漂浮物打捞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5134.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宝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桂桂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器 漂浮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器及漂浮物打捞船,缓冲器连接在漂浮物打捞船的打捞端,用于缓冲所述漂浮物打捞船,包括多个可伸缩转动的缓冲件,多个所述缓冲件依次紧贴并列,相邻两个所述缓冲件之间可拆卸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保护双体船和传送带,还能避免产生波浪对漂浮物产生波动作用,翘起岸边的漂浮物靠近传送带进行漂浮物打捞,打捞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缓冲器及漂浮物打捞船。
背景技术
河道中大量的落叶、浮萍等不仅会严重影响水域景观,更会滋生有害的病毒细菌以及微生物,加剧水体污染。浮萍、蓝藻等水生漂浮植物在大量的繁殖后,如不及时打捞会造成水体缺氧,影响其他水中植物的获取光照,导致水体的自净功能下降,严重的威胁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当前河道漂浮物的治理过程中,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动船清除水面漂浮物,但是水面的漂浮物常常在波浪的作用下漂浮在河边;自动船清除水面漂浮物对河边的漂浮物进行清除时,清除效果不佳。
如申请号为201710724172.7的一种清除水面漂浮物的自动船,其记载了“双体船的移动朝向漂浮物,由刮板收集漂浮物至船头的传动格栅,再通过传动格栅将漂浮物送至收集室”,双体船在移动过程中,对其前方的水面产生波浪,波浪对漂浮物产生波动作用,影响刮板收集漂浮物;再者传动格栅靠近河岸容易对传动格栅损坏;对于不平整的河岸无法有效收集漂浮物,所以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能有效收集漂浮物,延长使用寿命的缓冲器及漂浮物打捞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缓冲器,连接在漂浮物打捞船的打捞端,用于缓冲所述漂浮物打捞船,包括多个可伸缩转动的缓冲件,多个所述缓冲件依次紧贴并列,相邻两个所述缓冲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保护双体船和传送带,还能避免产生波浪对漂浮物产生波动作用,翘起岸边的漂浮物靠近传送带进行漂浮物打捞,打捞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包括减震器、转动杆和缓冲端,所述减震器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端连接;所述转动杆可绕所述转动杆与减震器的连接处进行转动;所述减震器对应所述转动杆处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处于所述转动杆的下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还能效缓冲双体船,有效保护双体船和传送带,还能在双体船产生的波浪对漂浮物产生作用前,将岸边的漂浮物翘起至传送带,传送带将漂浮物打捞,能避免波浪对漂浮物产生波动作用,打捞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呈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面结构匹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防止转动杆靠近缓冲端的端部向下转动,保证缓冲件实现缓冲作用时,还能促使转动杆及缓冲端将漂浮物翘起,提升漂浮物打捞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端呈轮状结构,所述缓冲端可转动与所述转动杆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降低缓冲端与岸边的摩擦作用,加快缓冲端移动;还能快速带动转动杆转动,翘起漂浮物,提升打捞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包括套筒和伸缩杆,所述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弹簧,所述伸缩杆从所述端盖处伸入所述套筒的内腔中抵接所述弹簧;所述伸缩杆伸入所述套筒内的端部限位在所述套筒内,所述伸缩杆可沿所述套筒的轴线方向相对所述套筒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桂桂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桂桂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5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