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筒状编织物的模具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4405.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涛;孙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绿城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46 | 分类号: | D04C3/46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盖体 下部支撑杆 中间支撑件 提升油缸 支撑圈体 编织物 内模具 外模具 底座 中心轴线位置 筒状编织物 垂直设置 底座连接 顶部安装 机械领域 立体方向 立体织物 配合结构 平面织物 中心轴线 固定的 下端面 支撑杆 模具 申请 垂直 配合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的模具配合结构,属于编织机械领域,用于编织物编织,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轴线位置处安装有中间支撑件,中间支撑件的顶部安装有与之固定的下部外模具,下部外模具与中间内模具配合,所述中间内模具与提升油缸连接,提升油缸安装于盖体的中心轴线处,盖体通过盖体支撑杆于支撑圈体连接,支撑圈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指固定连接且垂直设置的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于底座连接。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平面织物向立体织物编织,且能够提高立体方向编织的效果,提高编织物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编织机械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的模具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编织机只能够在平面方向上进行经纬编织,编织成平面织物后,再对平面织物进行加工,以获得立体的编织物,例如编织物构成的框体、袋体等。但是上述的生产加工方法在生产筒状框体、袋体的时候存在有通过连接线缝合的缝合处。如果该缝合处加工不完善,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容易发生开裂等现象。
如果需要实现平面织物向立体织物进行加工,就需要用到与编织结构配合的模具,而模具的结构直接影响着编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筒状编织物的模具配合结构,其能够实现平面织物向立体织物编织,且能够提高立体方向编织的效果,提高编织物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中所述的用于筒状编织物的模具配合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轴线位置处安装有中间支撑件,中间支撑件的顶部安装有与之固定的下部外模具,下部外模具与中间内模具配合,所述中间内模具与提升油缸连接,提升油缸安装于盖体的中心轴线处,盖体通过盖体支撑杆于支撑圈体连接,支撑圈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指固定连接且垂直设置的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于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下部外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为中心处开有模具通孔的锥台状结构,在模具本体的上表面分布有若干个向模具本体中心轴线处靠拢的模具弹性部。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模具弹性部为圆弧状的板体结构,其底部通过连接轴与模具本体上表面边沿处加工的缺口连接,并且连接轴与模具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卷簧,模具弹性部绕着设置有连接轴和卷簧的连接位置相对于模具本体转动。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中间支撑件的底部与底部支撑件连接,底部支撑件与底座之间安装有衬板。
进一步地讲,本申请中所述的下部外模具、中间内模具的中心轴线处设置有绕线导杆,绕线导杆的底部固定在下部外模具上,中间内模具沿着绕线导杆的方向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能够通过相互配合的模具结构,使得平面方向的编织物在垂直方向上继续编织,且能够保证垂直方向上编织物与模具的贴合紧密度,进而提高编织的效果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经线送线装置。
图3是本申请中模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梭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梭子盒体与放线轴的配合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中梭子盒体与放线轴的配合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中接触轮的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绿城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绿城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4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变换轨道盘根编织机
- 下一篇:织网机中压结臂结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