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338.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1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夷凤梅;杨慧;刘超;燕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A61F5/4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茜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肠液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包括插管、密封罩、储液袋以及腰带,其中,所述插管和所述储液袋分别固定于所述密封罩的内侧和外侧,插管与储液袋相连通,储液袋内设置有用于吸收肠液的吸液部,所述吸液部与插管相连,所述腰带固定于密封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结构紧凑,佩戴、拆卸方便,密封效果好,不仅可以用于收集肠液,并防止漏液,而且可以与现有的造口袋配合使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造口袋的弊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肠造口是结直肠手术常见的一种术式,具体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肠造口,肠造口的作用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
现有技术中,对于开设有肠造口的患者,通常需要在肠造口处设置造口袋,以便接收和存储肠道的肠液、排泄物等;临床中常用的造口袋,通常是粘贴于肠造口的外周,且根据使用情况,通常3-5天需要更换新的造口袋;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造口袋,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造口袋通常采用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存在患者感觉不舒服、粘贴不牢靠的问题,尤其是设置于回肠造口处的造口袋,通常固定不稳定,排泄物及碱性的肠液很容易污染和腐蚀造口周围皮肤,诱发接触性皮炎,导致造口袋周围的皮肤出现发红、发痒,甚至破溃等。
2、现有的造口袋,通常存在密封不好的问题,部分碱性肠液流出后,会慢慢渗入造口袋与皮肤接触的边缘,因而需要为患者频繁更换造口袋,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
3、现有技术中,当肠造口周边的皮肤出现过敏、皮炎等皮肤问题时或在更换造口袋时,没有用于暂时接收和存储肠道肠液的装置,不仅容易弄脏患者的衣物,而且不利于肠造口周边皮肤的康复,尤其是在出现过敏、皮炎等皮肤问题的皮肤上继续粘贴造口袋,更会加剧皮肤的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结构紧凑,佩戴、拆卸方便,密封效果好,不仅可以用于收集肠液,而且可以与现有的造口袋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插入式肠液收集装置,包括插管、密封罩、储液袋以及腰带,其中,所述插管和所述储液袋分别固定于所述密封罩的内侧和外侧,插管与储液袋相连通,储液袋内设置有用于吸收肠液的吸液部,所述吸液部与插管相连,所述腰带固定于密封罩。
优选的,所述吸液部为吸水棉或海绵。
优选的,所述吸液部为条状结构,吸液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插管内,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储液袋内。
较优的,所述吸液部设置于所述储液袋内的部分为圆柱体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液袋为透明塑料袋。
一种方案中,所述插管为圆筒形结构。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插管上远离所述密封罩的一端为弧形渐缩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管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导流孔。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包括盖体和两个支耳,所述盖体包括底板,及与底板相连且呈环状结构的侧板,所述两个支耳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底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插管与储液袋。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底板内侧与设置于底板外侧的储液袋。
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软垫,所述软垫设置于所述侧板上远离底板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冲孔型汽车防撞管材
- 下一篇:一种高阻燃性采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