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放线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2006.0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洋;宋广鑫;乔鑫;罗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 |
代理公司: | 11508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小琴;雷永升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钢 横梁 电缆线盘 导轨 架体 筒体 放线架 滚轮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电缆放线架 垂直设置 电力设备 辅助工具 滚动连接 平行设置 筒体两端 周向位置 转动连接 转动辊 滑动 凸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放线架,属于电力设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电缆线盘,电缆线盘包括筒体和沿筒体的周向位置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凸缘,架体包括两条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的槽钢,槽钢上且位于槽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槽钢垂直设置,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侧槽钢上,槽钢内沿槽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连接至两侧槽钢的导轨内的滚轮,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辊,通过带动第二横梁上的滚轮于导轨内滑动,使得放线架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筒体的电缆线盘,提高了放线架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放线架。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电缆线盘是电线电缆专用的一种盘具,目前电缆线盘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电缆线盘直径超过1米,有的甚至达到5米以上,典型代表多为木质大型运输、物流用线盘。小型电缆线盘直径只有30cm-100cm,典型代表为ABS阻燃材料、耐高温材料的电缆线盘。
现有的电缆线盘包括筒体,为了防止电缆于筒体上掉落,在筒体上沿筒体的周向位置设置有凸缘,当使用电缆线盘时需要用到放线架将电缆线盘架空,使得电缆线盘可对电缆进行收放,现有的放线架包括架体,架体上且位于架体的四角转动连接有转动辊,将电缆线盘的凸缘分别置于四角的转动辊上,使得电缆线盘可于四角的转动辊上转动对缆收放,但现有的架体上的转动辊无法调整其位置,在对长度不同筒体的电缆线盘架空时,则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放线架,降低了放线架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电缆线盘的电缆放线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缆放线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电缆线盘,所述电缆线盘包括筒体和沿筒体的周向位置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凸缘,所述架体包括两条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的槽钢,所述槽钢上且位于槽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与槽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侧槽钢上,所述槽钢内沿槽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连接至两侧槽钢的导轨内的滚轮,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用于供筒体两端的凸缘抵接、以带动整个电缆线盘转动的转动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长度筒体的电缆线盘架空时,通过带动第二横梁上的滚轮于导轨内滑动,根据筒体的长度调节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间距,调剂完毕后将筒体两端的凸缘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转动辊抵接,使得电缆线盘可于两侧转动辊上转动,从而使得放线架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筒体的电缆线盘,提高了放线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用于供凸缘通过的通过口,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且位于转动辊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位于通过口的两侧且整体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转动辊于通过口内通过且转动辊上设置有卡接至两侧第一支撑槽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辊转动连接于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槽的设置可使得转动辊带动转动轴可拆卸连接至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将转动辊和转动轴于第一支撑槽上取下,方便对转动辊和转动轴进行更换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辊固定设置在轴承的外圈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提高了转动辊于转动轴上的转动效果,防止转动辊带动转动轴于第一支撑槽内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2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线电缆施工过程中的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盘状铁丝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