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渗透膜转移的成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1790.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6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玮;胡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柏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庆宁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渗透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渗透膜转移的成膜装置,方便薄膜的制备和转移,并且在转移过程中保持薄膜平整,从而提高薄膜渗透率测试的准确度。该装置包括托盘、成膜板和压膜板,托盘具有第一成膜面,成膜板具有第二成膜面,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第一成膜面和第二成膜面共同形成用于渗透膜成形的面,当托盘与成膜板分离时,成膜板能够带动渗透膜与托盘分离;压膜板与成膜板可拆卸连接,当压膜板与成膜板组合时,压膜板能够使渗透膜固定在压膜板和成膜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渗透率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渗透膜转移的成膜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薄膜渗透率测试用于检测小分子物质通过薄膜的速度和程度。进行薄膜渗透率测试首先要制备渗透膜,然后将渗透膜安装到扩散池上。通常先将待测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溶液,然后将有机溶液倒在一个平面上,待有机溶剂挥发、形成渗透膜,然后将渗透膜裁剪成所需形状后将其转移并安装到扩散池上。由于渗透膜厚度较薄,需要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将其从平面上夹起,在夹起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渗透膜破损甚至撕裂,而且在裁剪和转移渗透膜的过程中,渗透膜容易产生褶皱甚至发生折叠,不仅造成测试不便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薄膜渗透率测试的准确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渗透膜制备装置,方便渗透膜在制备完成后、被平整地转移并安装至扩散池,提高薄膜渗透率测试的便捷性和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渗透膜转移的成膜装置,方便薄膜的制备和转移,并且在转移过程中保持薄膜平整,从而提高薄膜渗透率测试的准确度。
一种用于渗透膜转移的成膜装置,包括托盘和成膜板,托盘具有第一成膜面,成膜板具有第二成膜面,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第一成膜面和第二成膜面共同形成用于渗透膜成形的面;当托盘与成膜板分离时、成膜板能够带动渗透膜与托盘分离。优选的,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第一成膜面与第二成膜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第一成膜面位于第二成膜面的外缘,或者第二成膜面位于第一成膜面的外缘。
进一步,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成膜板的一面与托盘接触、成膜板的另一面为第二成膜面;托盘具有用于容纳成膜板的凹槽,第一成膜面位于托盘上表面,或者,托盘具有凸起,第一成膜面位于凸起上,成膜板具有用于套设在凸起外的通孔。当成膜板容纳于托盘凹槽内时,第一成膜面位于第二成膜面外缘;当成膜板套设在托盘凸起外时,第二成膜面位于第一成膜面外缘。
进一步,该装置包括用于与第一成膜面和第二成膜面共同形成容腔的挡板,当第一成膜面位于第二成膜面外缘时、挡板位于第一成膜面上;或者,当第二成膜面位于第一成膜面外缘时、挡板位于第二成膜面上。挡板与第一成膜面和第二成膜面共同形成容腔,将溶解有待测聚合物的有机溶液倒入容腔内,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制备具有一定厚度的渗透膜。优选的,挡板与第一成膜面或第二成膜面垂直。
第一成膜面位于第二成膜面的外缘
当成膜板容纳于托盘凹槽内时,第一成膜面位于第二成膜面外缘。优选的,第一成膜面为圆环状。此时,挡板与第一成膜面、第二成膜面围成的容腔为圆柱状。优选的,托盘凹槽为圆柱状。
进一步,托盘凹槽内设有顶出孔,顶出孔的一端与托盘凹槽连通、顶出孔的另一端是位于托盘下表面的开口。背对托盘上表面的一面是托盘下表面。也就是说,顶出孔是托盘上的通孔。将顶针从托盘下表面插入顶出孔,顶针的一端露出托盘凹槽、将成膜板从托盘凹槽内顶出,实现成膜板与托盘的分离。优选的,当托盘与成膜板组合时、顶出孔位于成膜板之下。优选的,顶出孔的轴线与托盘凹槽的轴线平行。优选的,顶出孔有多个,多个顶出孔的轴线至托盘凹槽轴线的距离相等。优选的,多个顶出孔等间距分布。如此,插入顶出孔的多个顶针在顶出成膜板时,成膜板受力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柏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柏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1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机交互式雕刻机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膨胀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