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导引鞘管后护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1554.1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艳霞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引 鞘管后 护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拔导引鞘管后护理机构,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病床之间铰接,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止血机构换,所述止血机构换包括升降杆、定位扣和弧形板,所述升降杆上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定位扣固定在固定框架下端,升降杆下端穿过定位扣,升降杆下端与弧形板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下端设有活动板,固定框架前端设有斜板;能够压迫穿刺部位并保证压力稳定,固定患者手臂,同时能够帮助伴着自主侧卧,减轻患者腰部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拔导引鞘管后护理机构。
背景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的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里护理、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的护理、拔导引鞘管的护理、预防血栓护理、饮食护理、卧床不良反应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其中拔导引鞘管的护理过程需要注意事项如下,拔管后,护理人员需压迫患者的穿刺部位半小时后再巴扎,并用1-1.5kg的沙袋对其进行压迫约7小时,术肢部位在24小时内不能活动,同时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但是,护理人员需压迫患者的穿刺部位时,容易手臂酸痛,压迫力度难以掌控,效果差,同时无法保证患者手臂长时间不动;患者长时间躺在病床不动,会导致患者腰部疼痛;沙袋压迫包扎部位时,沙袋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拔导引鞘管后护理机构,能够压迫穿刺部位并保证压力稳定,固定患者手臂,同时能够帮助伴着自主侧卧,减轻患者腰部压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拔导引鞘管后护理机构,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病床之间铰接,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止血机构换,所述止血机构换包括升降杆、定位扣和弧形板,所述升降杆上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定位扣固定在固定框架下端,升降杆下端穿过定位扣,升降杆下端与弧形板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下端设有活动板,固定框架前端设有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与病床之间铰接,所述病床上设有立板,固定框架后端设有螺纹孔,立板与固定框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上端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套筒,套筒与升降杆之间设有锁紧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下端与弧形板之间设有压力感应器,弧形板上端设有第一凹槽,压力感应器位于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扣内设有第二凹槽,弧形板与第二凹槽配合,所述弧形板下端设有止血棉垫。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下端设有长条孔,固定框架下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内侧设有棉垫,活动板上端设有折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设有止血机构换,所述止血机构换包括升降杆、定位扣和弧形板,所述升降杆上端与固定框架之间滑动连接,定位扣固定在固定框架下端,升降杆下端穿过定位扣,升降杆下端与弧形板连接,拔导引鞘管后,转动固定框架后固定,将患者的胳膊放置在两活动板之间,之后下压升降杆,使得弧形板压迫穿刺口,压迫半小时后,包扎患者伤口,之后在两斜板上放上沙袋,通过沙袋压迫七个小时,完成护理,不需要人工压迫,降低人工,可靠性好。同时,若是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导致腰部疼痛,患者可抓住固定框架自主侧卧,方便患者休息,实用性好。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架前端设有斜板,所述斜板左右对称分布,斜板能够防止沙袋掉落,实用性好。
3、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架下端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下端设有长条孔,固定框架下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长条孔,活动板可沿长条孔移动,适应不同患者的胳膊,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艳霞,未经吴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1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转式出风口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全自动专用垫圈螺母压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