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6391.8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曹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B17/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0006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夹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包括:控制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导线,操作导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钩;止血钳通过一操作件与连接钩连接;止血钳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上夹体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下夹体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与操作件的前端的连接孔转动连接;上夹体或下夹体上开设一通孔,通孔内套有一绳圈。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设置绳圈,节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搜索和穿过绳圈所占用时间,同时使得绳圈的固定位置更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术情况下,一般医生是先通过将内窥镜送入患者体内,随后在将止血钳沿内窥镜送入患者体内,通过止血钳将伤口的两边合拢;但是在伤口距离较大情况下,医生一般会先将放入绳圈,在将一止血钳的一夹体穿过绳圈,在将该止血钳固定于创口的一侧;随后通过另一止血钳对创口进行合拢;但是现有手术中,搜索绳圈和将绳圈固定于创口的一侧会占据医生手术过程中较多的时间,一方面增加了手术难度,另一方面不利于手术的后续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能够辅助医生合拢距离较大的伤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包括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前端设置有操作导线,所述操作导线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钩;
止血钳,所述止血钳通过一操作件与所述连接钩连接;所述止血钳包括上夹体和下夹体;所述上夹体的后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下夹体的后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均与所述操作件的前端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所述上夹体或所述下夹体上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套有一绳圈。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件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钩匹配;所述操作件的前端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操作间靠近所述连接孔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顶块;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限位顶块之间设置有一易断裂部。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还包括:弹簧管,所述弹簧管设置于所述操作件外;所述弹簧管的前端部设置有蝶阀,所述蝶阀包括一圆筒形结构,所述圆筒形结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开口形成可与所述限位顶块配合的可翻翘翅片。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绳圈可由手术缝合线打结成圈。
上述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其中,所述操作部为滑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设置绳圈,节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搜索和穿过绳圈所占用时间,同时使得绳圈的固定位置更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开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闭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夹子装置的止血钳和绳圈的示意图。
附图中:1、控制组件;11、操作导线;12、连接钩;2、止血钳;21、上夹体;211、第一连接杆;22、下夹体;221、第二连接杆;23、滑槽;231、滑销;3、操作件;31、连接孔;32、连接槽;33、限位顶块;34、易断裂部;4、弹簧管;41、蝶阀;5、绳圈;6、锁定套;61、第一限位块;6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6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研究用的配药装置
- 下一篇:重力式自动输液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