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0147.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郑波杰;陈君;张律民;俞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学芝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式 过滤层 污水净化装置 河道入口 泥石 本实用新型 复合过滤层 第一格栅 污水净化 上外壳 下外壳 支撑杆 活性炭过滤层 生物过滤层 支撑杆中部 支撑杆轴线 第二格栅 竖直朝下 水平设置 污水过滤 上端口 生物膜 污水口 下端口 旋转轮 增氧 过滤 污水 | ||
1.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1)、下外壳(2)、第一格栅盖(3)、第二格栅盖(4)、复合过滤层、旋转轮和生物过滤层(5),上外壳(1)水平设置,下外壳(2)弯曲,上端口水平朝向,下端口竖直朝下,上外壳(1)一端与下外壳(2)一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第一格栅盖(3)与上外壳(1)远离下外壳(2)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第二格栅盖(4)与下外壳(2)远离上外壳(1)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连接,复合过滤层位于上外壳(1)内,旋转轮位于下外壳(2)内,旋转轮与下外壳(2)侧壁连接,生物过滤层(5)位于下外壳(2)内,生物过滤层(5)位于旋转轮下方,生物过滤层(5)与外壳内壁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复合过滤层包括泥石过滤层(6)、活性炭过滤层(7)和支撑杆(8),支撑杆(8)与第一格栅盖(3)连接,泥石过滤层(6)与支撑杆(8)中部连接,泥石过滤层(6)轴线与支撑杆(8)轴线一致,活性炭过滤层(7)与支撑杆(8)远离第一格栅盖(3)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包括连接杆(9)、轮体(10)和若干叶片(11),连接杆(9)两端与下外壳(2)内壁连接,轮体(10)套设在连接杆(9)上,轮体(10)轴线与连接杆(9)轴线一致,每个叶片(11)沿轮体(10)长度方向设置,若干叶片(11)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设置有泥石槽(12),泥石槽(12)位于第一格栅盖(3)与泥石过滤层(6)之间,泥石槽(12)贯穿上外壳(1)底面,泥石槽(12)长度小于上外壳(1)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第一限位板(13)与支撑杆(8)中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14)与支撑板靠近下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13)靠近第一格栅盖(3)的一面与泥石过滤层(6)一面贴合,泥石过滤层(6)远离第一限位板(13)的一面与固定板一面贴合,第一限位板(13)、泥石过滤层(6)和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第二限位板(14)远离第一限位板(13)的一面与活性炭一面贴合,活性炭过滤层(7)与支撑杆(8)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2)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15),通风孔(15)位于下外壳(2)上端弯曲处,通风口贯穿下外壳(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2)上设置有遮挡板(16)和第一立柱(17)和第二立柱(18),遮挡板(16)水平设置,遮挡板(16)靠近上外壳(1)的一端与下外壳(2)外壳固定连接,遮挡板(16)远离上外壳(1)的一端通过第一立柱(17)和第二立柱(18)连接,第一立柱(17)和第二立柱(18)上端均与遮挡板(16)连接,第一立柱(17)和第二立柱(18)下端均与下外壳(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层(5)中填料与曝气生物滤池填料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河道入口用格栅式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和下外壳(2)均使用工程塑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伊玛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01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氰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系统
- 下一篇:单户型农村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