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6399.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炽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 | 分类号: | H04B1/02;H04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模块 射频电路 射频芯片 电连接 天线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入端 第二信号 匹配网络 接地端 电源 电源电连接 电磁兼容 电磁屏蔽 高频滤波 匹配网路 射频辐射 超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射频电路,包括射频芯片、匹配网络、第一滤波模块、第二滤波模块、天线和电源,射频芯片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电源输入端经第一滤波模块与电源电连接,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分别与第二滤波模块电连接,第二滤波模块经匹配网路与天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射频芯片通过第一滤波模块与电源进行电磁屏蔽,通过第二滤波模块与匹配网络和天线电连接,进行高频滤波,实现了射频电路满足电磁兼容,解决了现有的射频电路中射频辐射超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电路。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以其高度安全保密性、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和高速运动物体、操作快捷方便等优点,使得射频识别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研究、开发射频识别读写器,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常用的读卡器中,在电磁兼容(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中经常会出现射频辐射超标现象。
现有的射频电路中射频辐射超标现象的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射频电路中射频辐射超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包括射频芯片、匹配网路、第一滤波模块、第二滤波模块、天线和电源;
射频芯片包括电源输入端、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
电源输入端经第一滤波模块与电源电连接;
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和接地端分别与第二滤波模块电连接;
第二滤波模块经匹配网路与天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磁珠、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第一磁珠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电源电连接,第一磁珠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以及射频芯片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磁珠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磁珠为10nH的电感。
进一步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为1uF,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1000pF,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100nF。
进一步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磁珠、第三磁珠、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
第二磁珠的第一端与射频芯片的第一信号端电连接,第三磁珠的第一端与射频芯片的第二信号端电连接,第二磁珠的第二端、第三磁珠的第二端与匹配网络电连接;
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二磁珠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三磁珠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二滤波模块还包括第四磁珠,第四磁珠的第一端与射频芯片的接地端电连接,第四磁珠的第二端与匹配网路的接地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四电容与第五电容为33pF-330pF;第二磁珠、第三磁珠以及第四磁珠为33ohm/100MHz-330ohm/100MHz。
进一步地,匹配网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
第一电阻和第六电容串联后一端与第二磁珠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天线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电阻和第七电容串联后一端与第三磁珠的第二端电连接,另一端与天线的另一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6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采集电路和测量仪器
- 下一篇:多键同程式无源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