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5157.5 | 申请日: | 2019-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王金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范光晔 | 
| 地址: | 75001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地质 勘察 用取土器 | ||
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它涉及一种取土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电力地质勘察所使用的取土装置是普通的洛阳铲或铁锹等工具,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地区,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才能获取土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土样容器、底座板和立柱;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母、螺杆、导向筒和钻土组件,导向筒和立柱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底座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钻土组件插装在导向筒内,螺母固定安装在立柱的上端,螺杆的一端穿过螺母与所述钻土组件固定连接,导向筒倾斜设置,且导向筒的下表面开有出土口,土样容器设置在底座板的上表面上,且土样容器的开口位于出土口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地质勘察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属于电力地质勘察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地质勘察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地质勘察,工程师根据地质勘察情况对地基进行设计构思。目前,电力地质勘察所使用的取土装置是普通的洛阳铲或铁锹等工具,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地区,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才能获取土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电力地质勘察所使用的取土装置是普通的洛阳铲或铁锹等工具,对于一些土质较硬的地区,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才能获取土样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土样容器、底座板和立柱;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母、螺杆、导向筒和钻土组件,导向筒和立柱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底座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钻土组件插装在导向筒内,螺母固定安装在立柱的上端,螺杆的一端穿过螺母与所述钻土组件固定连接,导向筒倾斜设置,且导向筒的下表面开有出土口,土样容器设置在底座板的上表面上,且土样容器的开口位于出土口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钻土组件包括钻头、钻杆和螺旋叶片,钻头的后端与钻杆的前端固定连接,螺旋叶片固定套装在钻杆上,钻杆的后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筒的下表面与底座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动手柄,转动手柄固定套装在螺杆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钻头导引的方式进行钻进式取土,不仅节省操作人员的体能,而且取土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土质较硬的地区进行快速取土,尤其是进行冻土取样时,取土效率相对于传统方式提高了两倍以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它包括土样容器1、底座板2和立柱3;本实施方式还包括螺母4、螺杆5、导向筒6和钻土组件,导向筒6和立柱3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底座板2的上表面上,所述钻土组件插装在导向筒6内,螺母4固定安装在立柱3的上端,螺杆5的一端穿过螺母4与所述钻土组件固定连接,导向筒6倾斜设置,且导向筒6的下表面开有出土口6-1,土样容器1设置在底座板2的上表面上,且土样容器1的开口位于出土口6-1的正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的所述钻土组件包括钻头7、钻杆8和螺旋叶片9,钻头7的后端与钻杆8的前端固定连接,螺旋叶片9固定套装在钻杆8上,钻杆8的后端与螺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钻头7带动钻杆8向土壤深处钻进,钻进过程中螺旋叶片9将土壤不断带入导向筒6内,土壤沿导向筒6内向上运动,并最终通过出土口6-1进入取土容器1内。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电力地质勘察用取土器的导向筒6的下表面与底座板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3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5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