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烫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4555.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5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枢;叶瑞;孙营春;仲俊峰;朱志坚;陈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25 | 分类号: | B41M5/025 |
代理公司: | 32295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唐静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介质层 信息层 局部镭射 镭射效果 热熔胶层 烫印膜 油墨层 本实用新型 微纳结构 依次设置 有效防伪 基膜层 离型层 镭射 多样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印膜,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透明介质层以及热熔胶层,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和热熔胶层之间还设有油墨层。该烫印膜将油墨层设置在透明介质层之后,不会破坏信息层中的微纳结构,即镭射效果,因此镭射效果的设置没有局限性。并且,在信息层上设置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既能实现有效防伪,又能使局部镭射效果突出,具有较强表现力和设计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印膜。
背景技术
激光全息防伪图案由于技术含量高、制备工艺复杂和具备特殊的光学效果,成为了目前较为常用的防伪技术手段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激光全息电化铝膜与烫印技术相结合,通过背胶层烫印在包装对象上;烫印完成后,再通过剥离譬如聚酯的基材层和离型层等多层结构,同时使得激光全息图案层保留在包装对象上;该全息防伪图案可用于展现公司的logo等品牌图案,同时通过图案中同位异像、微缩、透镜、动态等全息效果来实现防伪效果。
中国专利CN201020611285公开了一种全息防伪烫印膜,其将印刷与全息防伪结合的烫印膜,其油墨印刷层位于信息记录层与介质层之间。此种做法印刷层会破坏掉全息的部分,因此局限于局部印刷,需要全息镭射效果和印刷配合设计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烫印膜,其将油墨层设置在透明介质层之后,不会破坏信息层中的微纳结构,即镭射效果,因此镭射效果的设置没有局限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烫印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层、透明介质层以及热熔胶层,在所述透明介质层和热熔胶层之间还设有油墨层。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上设有用以形成镭射区域的微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镭射区域包括局部镭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镭射区域包括通版镭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镭射区域包括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0~100μm。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层的厚度为0.1~20μm。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层选自硫化锌、二氧化钛或氟化镁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为30~40nm。
进一步地,所述基膜层为薄膜结构,所述基膜层为PET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烫印膜将油墨层设置在透明介质层之后,不会破坏信息层中的微纳结构,即镭射效果,因此镭射效果的设置没有局限性。
2.在信息层上设置局部镭射区域和通版镭射区域,既能实现有效防伪,又能使局部镭射效果突出,具有较强表现力和设计多样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烫印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左”、“右”、“内”、“外”等用语只是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不作为限定用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4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打印耐洗的热转写膜
- 下一篇:一种锁线机的送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