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2998.0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闫云龙;李伟;周聪勇;宋选利;李雪锋;杨亚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16 |
代理公司: | 61216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机 余热回收 空压机 本实用新型 压缩空气 增产装置 制冷构件 制冷 循环冷却水耗量 空压机入口 余热回收型 辅助构件 能源消耗 脱湿装置 依次连接 运行负荷 运行效率 含湿量 换热器 运行时 辅机 余热 吸收 | ||
1.一种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所述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设置在空压机的增压机末端,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制冷构件、制冷辅助构件和脱湿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增压机与制冷构件之间还设置余热回收构件,所述的余热回收构件吸收增压机压缩空气所产生的热量,所述的余热回收构件设有余热回收型换热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型换热器(11)设有内隔板(e)和管口,所述的管口数量有4个,所述的管口包括热水出口(a)、热水入口(b)、循环冷却水出口(c)和循环冷却水入口(d),所述的管口经内隔板(e)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构件还包括第一供水管道(12)、第一循环泵(13)和第一回水管道(14),所述的余热回收型换热器(11)通过第一供水管道(12)与所述的制冷构件(2)连接,再经过第一循环泵(13)和第一回水管道(14)形成管道回路,所述管道回路内的水从热水入口(b)流入,从热水出口(a)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构件包括制冷机(21)、第二供水管道(22)、第二循环泵(24)和第二回水管道(23),所述的制冷机(21)通过第二供水管道(22)与所述的脱湿装置(4)连接,再经过第二循环泵(24)和第二回水管道(23)形成冷冻水管道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机(21)包括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辅助构件包括冷却塔(32)、第三回水管道(31)、第三循环泵(33)和第三供水管道(34),所述的冷却塔(32)经第三循环泵(33)、第三供水管道(34)与所述的余热回收型换热器(11)连接,再经过第三回水管道(31)形成管道回路,所述管道内的水从循环冷却水入口(d)进入,从循环冷却水出口(c)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还包括过滤器(5),所述脱湿装置(4)的一端与制冷机(21)连接,另一端与过滤器(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型换热器(11)设置有3个。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回路为循环热水管道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增压机余热回收的空压机脱湿增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回路为循环冷却水管道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29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压缩机降温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 下一篇: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