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烟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9817.9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4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文增坤;马西功;刘帅;国庆;汪进;汤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F23J15/06;F23J15/00;F23J13/0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囱内筒 汇流装置 凝液分离 本实用新型 烟囱 尾气 钢化玻璃 耐腐蚀涂层 内壁喷涂 烟囱外筒 耐腐蚀 酸性液 环保技术领域 双套筒结构 环境问题 耐腐蚀性 强度支撑 有效分离 硫回收 夹带 减小 凝液 配置 | ||
1.一种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囱外筒(1)、烟囱内筒(2)和凝液分离汇流装置(3),所述烟囱内筒(2)由钢化玻璃制成,所述烟囱内筒(2)内壁喷涂有耐腐蚀涂层,所述凝液分离汇流装置(3)设置在所述烟囱内筒(2)顶部的尾气出口(18)处,所述凝液分离汇流装置(3)被配置为分离并收集尾气内的酸性液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内筒(2)位于所述烟囱外筒(1)内,且所述烟囱内筒(2)和所述烟囱外筒(1)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烟囱内筒(2)和所述烟囱外筒(1)之间设置有支撑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涂层为氟聚物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分离汇流装置(3)包括凝液分离结构(31)和凝液汇流槽(32),所述凝液分离结构(31)设置于所述凝液汇流槽(32)上方,所述凝液分离结构(31)被配置为分离尾气中的酸性液滴并使所述酸性液滴排入所述凝液汇流槽(3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分离汇流装置(3)包括内筒(33)和外筒(34),所述外筒(34)与所述烟囱外筒(1)固定连接,所述内筒(33)与所述烟囱内筒(2)固定连接,所述内筒(33)和所述外筒(34)之间设置有环形板(35),所述内筒(33)、所述外筒(34)和所述环形板(35)形成所述凝液汇流槽(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分离结构(31)包括凝液分离板(311),所述凝液分离板(311)为由多个依次连接的凝液分离分板构成的具有中心尾气出口(37)的环形结构,每个所述凝液分离分板均倾斜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外筒(34),所述凝液分离分板上开设有旁通尾气出口(3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分离结构(31)还包括尾气挡板(312),所述尾气挡板(312)连接于所述凝液分离板(311),所述尾气挡板(312)与所述凝液分离板(31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中心尾气出口(37)和所述旁通尾气出口(38)的腔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汇流槽(32)与所述烟囱内筒(2)内腔联通,所述烟囱内筒(2)内腔底部设置有凝液收集装置(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液收集装置(6)为倾斜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烟囱内筒(2)在与所述凝液收集装置(6)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排液口(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腐蚀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烟囱底部设置有尾气进口(7)和防水板(8),所述尾气进口(7)位于所述凝液收集装置(6)上方,所述防水板(8)连接于所述烟囱内筒(2)内壁,所述防水板(8)位于所述尾气进口(7)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98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电厂排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楼房户外公共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