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6619.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力中;吴志远;谢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0;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电刺激 电线 收纳槽 直板 机主体 隔板 固定板 固定杆 慢性病 诊疗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接头设置 内部安装 前端设置 收纳 前表面 缠绕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包括穴位电刺激机主体、电线和接头,所述穴位电刺激机主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有直板,所述电线设置在直板的右侧,且电线贯穿收纳槽,所述接头设置在电线的后端,且接头与穴位电刺激机主体为电性连接,所述直板的上方安装有隔板,且隔板位于收纳槽的内部顶端。该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该穴位电刺激装置上的电线可通过缠绕在直板的外侧收纳进收纳槽的内部,有效的对电线的整体长度进行合适的调节工作,避免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长度过长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慢性病诊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病诊疗是对不构成传染和具有长期积累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穴位电刺激装置。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该穴位电刺激装置上的电线不易进行整体的工作,容易造成使用过程中电线缠绕在一起,不利于后续的使用工作,同时也无法有效的对电线的长度进行合适的调节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穴位电刺激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对该穴位电刺激装置上的电线不易进行整体的工作,容易造成使用过程中电线缠绕在一起,不利于后续的使用工作,同时也无法有效的对电线的长度进行合适的调节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包括穴位电刺激机主体、电线和接头,所述穴位电刺激机主体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的内部安装有直板,所述电线设置在直板的右侧,且电线贯穿收纳槽,所述接头设置在电线的后端,且接头与穴位电刺激机主体为电性连接,所述直板的上方安装有隔板,且隔板位于收纳槽的内部顶端,所述隔板的顶面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槽相互连接,且第一限位槽开设在固定板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滑板的后表面,且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并且第二限位槽与电线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线通过收纳槽与固定板构成滑动结构,且固定板与直板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通过收纳槽与固定板构成滑动结构,且隔板上的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槽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凸块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且隔板的整体长度大于限位板的整体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槽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且连接板关于滑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电线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限位槽在滑板上等间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慢性病诊疗的穴位电刺激装置,
1、该穴位电刺激装置上的电线可通过缠绕在直板的外侧收纳进收纳槽的内部,有效的对电线的整体长度进行合适的调节工作,避免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长度过长造成影响;
2、在电线收纳进收纳槽的内部后,使用人员通过对隔板的安装工作有效的避免电线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脱离出收纳槽的内部,从而便于对电线的收纳工作;
3、电线在进行使用后发生杂乱的现象时,可通过对滑板的拉动,使滑板通过第二限位槽对电线进行滑动整理的工作,便于后续对电线的收集和使用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66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控制的电子针灸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孕妇低频电子止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