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6166.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利;刘学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F16C33/66;F16C37/00;F16C33/78;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315***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轴 上轴承座 护套管 上端盖 干油 轴承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 润滑油油道 选粉机转子 半固体状 供油结构 进油管道 冷却风管 螺栓固定 密封结构 散热效果 下轴承座 橡胶油封 上端面 水泥磨 下端盖 上端 端盖 风冷 稀油 选粉 轴承 替换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包括进油管道、风冷管道、轴承、上端盖、上轴承座、立轴护套管、立轴、下轴承座和下端盖。立轴护套管安装在主轴的外部,立轴护套管和主轴之间的间隙为润滑油油道。立轴护套管的上端与上轴承座连接,上轴承座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选粉机上端盖,上端盖与上轴承座和主轴之间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本实用采用半固体状的干油替换原稀油并改变供油结构,同时对橡胶油封有润滑的作用。另外本实用增加冷却风管解决了干油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水泥磨选粉机是水泥工业生产中最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粉磨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生产能耗,提高台时产量。以风选理论为基础,使粉料在悬浮状态下被彻底分级,是最新一代的高效选粉设备,可应用于水泥行业的水泥和生料原料粉磨系统,超细矿渣粉磨系统,也可应用于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
水泥磨选粉机转子主轴轴承润滑方式为稀油站稀油润滑,由于转子主轴轴承工作区域高温、高粉尘,轴承位的橡胶油封易损坏,造成稀油的外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包括出油管道、风冷管道、轴承、进油管道、上端盖、上轴承座、外套管、主轴、下轴承座和下端盖,外套管套在主轴的外部,外套管和主轴之间的间隙为润滑油油道,外套管的上端与上轴承座连接,上轴承座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选粉机上端盖,而上轴承座的上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端盖。上端盖与上轴承座和主轴之间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外套管的下端配合连接在下轴承座),下轴承座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端盖,下端盖与下轴承座和主轴之间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密封结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表面均开设与轴承座内壁连通的螺纹通孔,且该螺纹均与轴承安装位置错开,便于流入和流出的润滑油能够尽可能的达到轴承的滚子之间;所述上轴承座表面的螺纹通孔通过接头连接进油管道的一端,下轴承座表面的螺纹通孔通过接头连接出油管道的一端,出油管道的另一端在加满润滑油后连接堵头;所述下轴承座的外表面设置有风冷管道,且风冷管道焊接在水泥磨选粉机外壳的表面,风冷管道的一端均朝向下轴承座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冷管道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管道连接鼓风机的输出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冷管道为四根且两两一对设置,两队风冷管道相对于轴对称设置,且两根风冷管道之间的夹角位1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套管的两端外表面均与对应的凹槽内壁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油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手动干油泵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采用半固体状的干油替换原稀油并改变供油结构,同时对橡胶油封轻微有修复的作用。另外本实用增加冷却风管解决了干油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泥磨选粉机转子轴承润滑系统与水泥磨选粉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6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