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多联离心管开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2695.0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杰;李昂;张福杰;杨志云;时景仁;潘美晨;郭晶晶;王大刚;王爽;闫换新;王毅;汪明会;俞青;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医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16 | 分类号: | B67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离心管 开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多联离心管开盖器,包括开盖主体和手柄,所述的开盖主体为同心矩形结构,厚度为5‑7mm,外长方形长78‑82mm,宽23‑27mm,内长方形长64‑68mm,宽10‑12mm,内长方形以宽边的中点连线分为上下两个半部分,内长方形的上半部分为空孔,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厚度为2‑4mm,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这一侧的外长方形长边的中间部位与手柄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的手柄为长方形长柱体,长48‑52mm,宽23‑27mm,厚5‑7mm。原理是利用固定卡槽的杠杆原理,将离心管的管盖打开。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以一次性打开多个离心管的管盖,节约人力和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预防医院感染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手动多联离心管开盖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临床检验和生物学试验中,用离心管采集血液样本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离心和低温保存是最好的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在用离心管采集血液和其他生物样本后,一般均是将离心管放入24孔或48孔的离心管架中,需要将离心管的管盖打开,对血液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各项检测。然而离心管的管盖打开工作是比较繁重的劳动,而且手指非常容易受伤和疼痛。在打开盖的过程中还会产生离心管内部振荡,可能影响已离心的样本,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大力打开离心管的管盖也可能会使离心管内的样本溢出,造成浪费和污染。而且打开24个或者48个管盖就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体力。所以目前非常需要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多个离心管开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多联离心管开盖器,能够有效地、快速地和安全地将多个离心管的管盖一次性地打开,即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可以防止交叉感染,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多联离心管开盖器,包括开盖主体和手柄,所述的开盖主体为同心矩形结构,厚度为5-7mm,外长方形长78-82mm,宽23-27mm,内长方形长64-68mm,宽10-12mm,内长方形以宽边的中点连线分为上下两个半部分,内长方形的上半部分为空孔,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厚度为2-4mm,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这一侧的外长方形长边的中间部位与手柄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的手柄为长方形长柱体,长48-52mm,宽23-27mm,厚5-7mm。所述的开盖主体和手柄是由304号不锈钢或医用塑料制成。
发明的原理是利用固定卡槽的杠杆原理,将离心管的管盖打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使用安全可靠,可以一次性的打开多个离心管的管盖,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而且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开盖主体;2手柄;3内长方形的上半部分;4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开盖主体1和手柄2,所述的开盖主体1为同心矩形结构,厚度为5-7mm,外长方形长78-82mm,宽23-27mm,内长方形长64-68mm,宽10-12mm,内长方形以宽边的中点连线分为上下两个半部分,内长方形的上半部分3为空孔,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4厚度为2-4mm,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4这一侧的外长方形长边的中间部位与手柄2相连接为一体,所述的手柄2为长方形长柱体,长48-52mm,宽23-27mm,厚5-7mm。所述的开盖主体1和手柄2是由304号不锈钢或医用塑料制成。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操作人员握住手柄2,手柄2朝下将开盖主体1的内长方形的上半部分3空孔从多个离心管管盖可开启一侧套入,缓慢向上移动手柄2,使开盖主体1的上部分置于多个离心管的管盖不可开启一侧凸起的上方,使开盖主体1的内长方形的下半部分4卡在多个离心管可开启一侧的凸出部位的下方,此时往上轻轻撬动手柄2,即可同时打开多个离心管的管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医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医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2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