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坐式下拉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2279.0 | 申请日: | 201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衡墩建;毛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6 |
代理公司: | 32254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学明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支架 力臂组件 副支架 训练器 座椅组件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设计 配合方式 设置独立 维护保养 铰接式 上端 铰接 下拉 斜管 坐式 健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式下拉训练器,包括座椅组件、主支架、副支架、左力臂组件和右力臂组件;副支架安装在主支架的前端,座椅组件安装在副支架上,左力臂组件和右力臂组件分别铰接在主支架的上端;主支架和副支架之间设有连接斜管。上述训练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用主支架与副支架的配合方式,在主支架设置独立的铰接式力臂组件,既可以满足健身者不同的使用要求,稳定性好、训练器刚度好,又方便维护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式下拉训练器。
背景技术
坐式下拉训练器能够能够最大增强背部肌肉的锻炼,越来越受到健身爱好者的欢迎。但目前市面上的坐式下拉训练器多为联动式,即使用时双臂要同时运动;同时,大多数的下拉训练器使用不够方便,有些采用液压或气压调整方式的训练器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坐式下拉训练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用主支架与副支架的配合方式,在主支架设置独立的铰接式力臂组件,既可以满足健身者不同的使用要求,稳定性好、训练器刚度好,又方便维护保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式下拉训练器,包括座椅组件、主支架、副支架、左力臂组件和右力臂组件;所述副支架安装在主支架的前端,所述座椅组件安装在副支架上,所述左力臂组件和右力臂组件分别铰接在主支架的上端;所述主支架和副支架之间设有连接斜管。
所述主支架包括后直梁和前斜梁,前斜梁的上端固定在后直梁的上端;所述后直梁和前斜梁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前斜梁的上端设有限位缓冲块。
所述副支架包括Y形底架、垂直固定在Y形底架上的后立梁和安装在Y形底架前端的连接板。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坐垫和固定立梁,所述固定立梁垂直固定在Y形底架上,座垫安装在固定立梁上。
所述Y形底架前端设有连接板。
所述后直梁侧面设有配重铃片管。
所述前斜梁侧面设有配重铃片管。
所述左力臂组件包括配重铃片管、拉手、短力臂、长力臂和铰接槽,铰接槽安装在短力臂的一端,长力臂的前端固定在短力臂上,拉手安装在长力臂的后端,配重铃片管安装在短力臂的前端。
所述右力臂组件包括配重铃片管、拉手、短力臂、长力臂和铰接槽,铰接槽安装在短力臂的一端,长力臂的前端固定在短力臂上,拉手安装在长力臂的后端,配重铃片管安装在短力臂的前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使用主支架与副支架的配合方式,在主支架设置独立的铰接式力臂组件,既可以满足健身者不同的使用要求,又方便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力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垫;2、后直梁;3、右力臂组件;4、拉手;5、左力臂组件;6、配重盘;7、配重铃片管;8、限位缓冲块;9、前斜梁;10、横梁;11、连接斜梁;12、Y形底架;13、连接板;14、后立梁;15、固定立梁;16、长力臂;17、铰接槽;18、短力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力源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2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