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瘫辅助治疗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421815.5 申请日: 2019-03-30
公开(公告)号: CN210330583U 公开(公告)日: 2020-04-17
发明(设计)人: 李志明;张传金;王玉玉 申请(专利权)人: 李志明
主分类号: A61B5/11 分类号: A61B5/11;A61F9/02;A61M16/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500 山东省日***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面瘫 辅助 治疗
【说明书】:

本实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瘫辅助治疗仪,该面瘫辅助治疗仪包括护目框、护目装置、呼吸面罩、感应箱,所述护目框内安装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与所述护目框之间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护目框后端设置有第一软垫,所述第一安装环内安装有所述护目装置,所述护目装置包括眼镜片基体、镀膜层、紫外线吸收层、防菌层,所述眼镜片基体前端设置有镀膜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粘接在所述镀膜层前端,所述防菌层粘接在所述紫外线吸收层前端,所述护目框下方安装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与所述护目框之间焊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方便对患者快速进行病症处理,促进睡眠、调节时差,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恢复,还能避免对患者眼睛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瘫辅助治疗仪。背景技术

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炎病损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

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毒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面瘫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急性期经过激素应用,维生素,抗病毒治疗以及针灸理疗后,大部分患者面瘫会治愈。但是少数人会出现面瘫后患侧面部肌肉抽动,医学上称为面瘫后“联动症”,是面瘫后遗症之一。“联动症”主要表现为口角部肌肉抽动,也就是眨眼时出现病侧上唇轻微颤动,严重时口角肌肉抽动,还有的在吃饭时有病侧眼流泪,太阳穴附近皮肤发红、发热、出汗等,严重者可能会发展成眼周、鼻唇沟、下巴、和颈阔肌或整个患侧面部的强直痉挛,导致面部的扭曲和肌肉疼痛。

专利201520812858.8 公开了一种面瘫电针治疗仪,包括一外壳,外壳上设置显示屏,同时,外壳上依次设置有确认键,自动匹配转换键兼暂停键,处方、剂量调节键及输出线插孔,治疗仪上还设置有电源线插孔,外置保险管口及总电源开关,电极经输出线插孔与治疗仪连接,治疗仪内设置电路。采用自动检测神经损伤程度处方及自动匹配治疗处方转换设置,能实现对面瘫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检测,并通过独特设置的自匹配转换键实现“自动检测-匹配适宜治疗处方”过程,以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功能强大,是一种专病专用治疗仪并兼有其他治疗保健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直观针对性强的特点,适于针灸科、康复科、理疗科及家庭保健使用。该专利通过针灸和按摩辅助治疗面瘫。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面瘫辅助治疗仪均为通过按摩和针灸辅助治疗面瘫,但是按摩和针灸对于有面部抽搐面瘫后遗症则不适用。

当面瘫后遗症面瘫后“联动症”发作时,肌肉抖动,面部抽搐,太阳穴附近皮肤发红、发热、出汗等,严重者可能会发展成眼周、鼻唇沟、下巴、和颈阔肌或整个患侧面部的强直痉挛,导致面部的扭曲和肌肉疼痛。当医院病房里没有医生或者照顾者时,若是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还有在面部面瘫发作时眼皮神经发生障碍,无法闭合,长时间会对患者眼球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面瘫辅助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明,未经李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1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