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房屋日照分析与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0352.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郝书宁;蒋春松;周劼;马李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杰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沙盘 建筑模型 第一驱动机构 可滑动 光源 日照 半圆弧结构 本实用新型 房屋开发商 建筑房屋 模拟太阳 模拟装置 圆盘结构 创新性 房屋 外周 光照 转动 直观 定价 驱动 分析 销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房屋日照分析与模拟装置,包括沙盘、第二导轨、光源、建筑模型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沙盘为圆盘结构,在所述沙盘的外周设有一圈第一导轨;所述建筑模型处于所述沙盘上;所述第二导轨为半圆弧结构,其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光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用于模拟太阳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光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和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该装置不仅让选购房屋者在选购中直观了解房屋的日照情况,而且方便房屋开发商定价销售,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房屋日照分析与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城市里,由于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提高容积率是带来效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常规的做法就是增加层数和缩短日照间距,从而导致一些建筑房屋并未达到法规规定的房屋日照标准,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获得阳光的权利,而享受阳光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从卫生角度上分析,阳光的照射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光生物学反应,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居住建筑争取适宜的日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筑高层化等背景下,产生的日照矛盾愈来愈突出,因此良好的日照条件不仅成为人们选购房屋时越来越看重的因素,同时也会对房屋的价格造成影响,而如今还没有便捷的操作方案和手段解决日照分析问题,房屋开发商无法依据房屋的不同采光情况进行定价销售,选购者也不能直观地感受建筑房屋的日照状况。
国内建筑业信息化长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国内其他行业,而直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内的建筑单位还在采用传统的手工计算方法和基于CAD平台的日照分析系统来进行日照分析,前者难以处理复杂的建筑环境,耗时耗工,亟待改进,而后者仍是基于二维空间的日照分析,它简化了分析过程,但不能够形象、直观表现出日照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房屋日照分析与模拟装置,其采用MATLAB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建筑房屋的日照质量、时长等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运用BIM和GIS提供建设对象和建设对象周边的信息模型,建立建筑房屋日照仿真动画和模拟采光沙盘,来进行快速、准确、形象的建筑日照分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房屋日照分析与模拟装置,包括沙盘、第二导轨、光源、建筑模型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沙盘为圆盘结构,在所述沙盘的外周设有一圈圆环体,所述圆环体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一导轨;所述建筑模型处于所述沙盘上;所述第二导轨为半圆弧结构,其两端分别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光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用于模拟太阳对所述建筑模型进行光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处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和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导轨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一伺服电机和内齿环;所述第一滑块设有两块,其分别卡在所述第一导轨侧面的燕尾槽内,并且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导轨的上部滑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其中一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所述内齿环处于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向上延伸到所述内齿环的内侧且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并且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内齿环的内齿齿合以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内齿环的内侧滚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导轨沿着所述第一导轨转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环体下部的外侧壁,其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圆环体的方向水平延伸一段距离后再竖直向上延伸并固定连接所述内齿环的下端面,进而将所述内齿环支撑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上方。
进一步,所述支架至少设有三个,其均匀环形的布置在所述圆环体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0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