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套保温防爆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9723.5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蔡葵;蔡骐骏;蔡方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汉瞻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3/10;F26B25/00;F26B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吕少楠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防爆 烘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套保温防爆烘箱。所述烘箱包括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液相循环回路和气相循环回路,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包括加热器、泵和热交换器,所述气相循环回路包括热交换器、风机和夹套内胆。该防爆烘箱在实现了显著节能的同时,改善了烘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实现了无人值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和科研领域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烘培、干燥或温度试验的产品,涉及一种防爆烘箱,具体涉及一种风套保温防爆烘箱。
背景技术
在生产及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高温烘培、干燥或试验。防爆烘箱是已知可应用于该试验的设备。目前,防爆烘箱通常包括浸没在液相导热介质(油或水)的发热管(或蒸汽管),依靠介质温度升高后,将热量传递到工作室进行间接升温加热。然而,此类烘箱存在升温稳定时间长、能耗大,以及工作介质极易产生的污染和老化等弊端。并且,按照安全要求,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通电连续工作时,人工值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影响此类烘箱应用的关键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具有改善加热性能、稳定性和/或安全性的防爆烘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烘箱,所述烘箱包括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液相循环回路和气相循环回路,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包括加热器、泵和热交换器,所述气相循环回路包括热交换器、风机和夹套内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液相循环回路中可以包含液相导热介质,所述液相导热介质可以为油或者水,优选导热油或热载体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液相循环回路中,加热器、泵和热交换器构成循环回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泵在液相循环回路中的具体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其能够使得液相导热介质在液相循环回路中,特别是在加热器和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即可;优选地,所述泵尽可能设置在距离热交换器和加热器近的位置,以减小管路的热损失。作为实例,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回路的加热器、泵和热交换器。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泵的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加热器可以选用防爆加热器,例如,所述加热器为壳管式加热器。优选地,所述壳管式加热器具有筒型结构,可以保证所有加热介质完全流过加热器的表面。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功率可以为 70-130kW,例如80-110kW,作为实例,所述加热器的功率为90kW。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泵可以为水泵或油泵,例如可以选用防爆高温油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气相循环回路中,热交换器、风机和夹套内胆构成循环回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风机在气相循环回路中的具体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其能够使气体在气相循环回路中,特别是在热交换器和夹套内胆之间循环即可;优选地,所述风机尽可能设置在距离热交换器和夹套内胆近的位置,以减小管路的热损失。作为实例,所述气相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构成回路的热交换器、夹套内胆和风机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口与夹套内胆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夹套内胆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和气相循环回路中的热交换器可以相同或不同。当所述热交换器相同时,其意指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和气相循环回路共用热交换器。优选地,所述液相循环回路和气相循环回路共用热交换器时,其分别与热交换器构成闭环循环。当所述热交换器不同时,所述加热系统可以包括额外的热交换器,以使不同的热交换器之间实现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汉瞻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汉瞻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9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