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样品采制化的合样归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7884.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4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7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邹大坚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样品 采制 合样归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样品采制化的合样归批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并列纵向设置的空桶传输带、制样传输带和归批循环传输带;空桶传输带、制样传输带的后端设有横向的后端横移装置,空桶传输带、制样传输带和归批循环传输带的前端设有横向的前端横移装置;归批循环传输带形成循环传输;处于前端的归批横移装置上设有读码组件用于读取正向传输带输送来的样桶信息、以将同批次样桶纵向传输至前端横移装置后再经前端横移装置横向传输至制样传输带进行集中归批制样/或者将不属于该批次样桶横向传输至逆向传输带以使样桶循环传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作业效率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具有多区域缓存功能、保持工作连续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物料样品的采制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样品采制化的合样归批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物料(如矿石、煤料)的样品采制、分析工作,各个国家均有强制标准,必须遵照标准进行采制样和分析工作。样品采制、分析工作过程的准则是在不破坏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把采集到的样品粒度逐渐减小,质量也逐步减少,直到符合实验室化验对样品的粒度和质量(重量)精度要求,然后对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相关的试验分析。这一过程中不能够有样本的损失,不能够令样本发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否则将会对最终的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当前,对于样品的采制一体化作业、采制一体化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合样归批作业。所谓合样归批,是指在采制样作业的前端时,会制得多批次的不同煤样并用样桶装起来,而且每一批次的煤样样桶也具有一定的数量,并且在制作、转运过程中会导致煤样的混乱。这使得在采制样作业的后端时,需要将这些不同批次、不同数量、次序混乱的煤样先进行相同批次的归拢合一,再集中完成每一相同批次的采制样作业。这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部分现有合样归批系统设有并列的暂存传输线、制样传输线和转移传输线,并且暂存传输线、制样传输线和转移传输线的前端共用一个前端横移装置、后端也共用一个后端横移装置。暂存传输线只具有单向传输功能,前端横移装置兼具了扫码判断和横向传输的功能。当前端横移装置对暂存传输线传输来的样桶进行扫码、并且判断该样桶不是本批次制样样桶时,需要利用前端横移装置将该样桶传输至转移传输线,通过转移传输线传输给后端横移装置,后端横移装置再传输给暂存传输线,以进行下一次的扫码,以此形成循环。如果是本批次样桶,则需要利用前端横移装置将该样桶传输至制样传输线。这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大大增加了前端横移装置的使用率和作业负担,其要同时承担本批次样桶的转移和非本批次样桶的循环传输。这会容易造成前端横移装置的劳损,影响设备和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二是,这会大大降低合样归批系统的作业效率,因为如果前端横移装置在参与非本批次样桶的循环传输时,其肯定就不能够同时参与本批次样桶的转移了,或者反之,如果前端横移装置在参与本批次样桶的转移,那系统就不能继续同时进行非本批次样桶的循环传输了。三是,同理,由于这种系统的后端横移装置既要参与非本批次样桶的循环传输作业,也要参与将制样后空桶横向转移至暂存传输线暂存的输送作业,所以也一是使得大大增加了后端横移装置的使用率和作业负担,其要同时承担空桶的转移和非本批次样桶的循环传输。这会容易造成后端横移装置的劳损,影响设备和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二是也会大大降低合样归批系统的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7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切机构及使用该分切机构的乳垫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贴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