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7466.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翁佳丽;林婧颖;吴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1/24;E01C5/04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砖 卡块 贴合 固定板 防滑纹 海绵 卡合槽 本实用新型 透水路面砖 一体式连接 摩擦系数 防滑性 紧密性 美观度 收集板 导柱 顶面 强胶 替换 线条 图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包括透水砖,还包括卡合槽和连接贴合卡块以及第一收集板,所述连接贴合卡块位于透水砖的顶部一侧,所述连接贴合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贴合卡块的顶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凹槽的底部一体式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表面均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海绵,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柱,所述卡合槽位于透水砖的两侧;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两块透水砖之间的连接贴合卡块等,可增加两块透水砖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且固定板两侧的海绵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两块透水砖之间的间隙,同时连接贴合卡块顶部的防滑纹可增加摩擦系数和防滑性,也可将防滑纹替换为其他线条或者图案,增加透水砖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途径包括: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二是对已经破坏的生态进行恢复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则包括: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区、植草沟、人工调节塘等等。其中涉及的产品就包括:透水砖、透水混凝土、靓固彩色透水整体路面、透水沥青,蓄水模块,屋顶雨水收集设备,抗涝植被等。
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由于透水砖的结构单一,造成其功能单一,且两块透水砖之间单一的依靠水泥填充,相较而言紧密性和美观度较差的问题,且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由于没有设置导管等,造成透过透水砖的雨水虽可被土壤吸收,但是底层的水管布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雨水槽的收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由于透水砖的结构单一,造成其功能单一,且两块透水砖之间单一的依靠水泥填充,相较而言紧密性和美观度较差的问题,且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由于没有设置导管等,造成透过透水砖的雨水虽可被土壤吸收,但是底层的水管布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雨水槽的收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包括透水砖,还包括卡合槽和连接贴合卡块以及第一收集板,所述连接贴合卡块位于透水砖的顶部一侧,所述连接贴合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贴合卡块的顶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凹槽的底部一体式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表面均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海绵,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柱,所述卡合槽位于透水砖的两侧,所述卡合槽的内侧开设有导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板位于透水砖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收集板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第二收集板,所述第一收集板和第二收集板的底部均一体式连接有导管。
优选的,所述导柱与连接贴合卡块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的导柱与卡合槽内侧的导孔相互对应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收集板与导管之间的夹角为度,且所述导管贯穿透水砖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两块透水砖之间的连接贴合卡块等,再配合少量水泥使用,可增加两块透水砖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且固定板两侧的海绵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两块透水砖之间的间隙,同时连接贴合卡块顶部的防滑纹可增加摩擦系数和防滑性,也可将防滑纹替换为其他线条或者图案,增加透水砖的美观度。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透水砖内侧的第一收集板和导管等,可将透水砖内侧流下的雨水集中并排出,便于底部的水管的布置以及雨水槽的收集,可增加透水砖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砖,由于没有设置导管等,造成透过透水砖的雨水虽可被土壤吸收,但是底层的水管布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雨水槽的收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7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用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采用预制装配式隐形边沟的生态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