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5712.X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蒋小龙;黄剑雄;姜高峰;刘娟;张伯文;李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11669 北京路胜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路兆强;张亚彬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 工装 输送装置 电池片 焊带 磁性物质 焊机 产品合格率 输送带结构 铁磁性物质 机动性能 生产效率 同步输送 主栅线 打滑 对正 耐磨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输送带用于同步输送电池片、焊带和具有磁性物质的工装,输送带包括第一吸附部和第二吸附部,第一吸附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通孔,以吸附电池片,两个第二吸附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吸附部两侧,第二吸附部含有铁磁性物质,以吸附具有磁性物质的工装。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包括所述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串焊机包括所述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可使工装将焊带可靠地对正并定位在其下方电池片的主栅线上而不发生打滑,输送带结构简单且耐磨,能够实现工装稳定输送,焊带定位的可靠性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线的机动性能提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而言涉及光伏组件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多栅太阳能电池片的栅线通常在2-6栅之间,即每个电池片的单面并排采用2-6根定长焊带,然而随着技术升级及政策引导,对电池片光转换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密栅电池片的发展也成为了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
密栅电池片采用细栅,即与传统焊带相比更加细的焊带,栅数目前市场上已知的有12栅,还有18栅、24栅等,将来甚至可能达到并超过36栅,细栅更有利于电池片电流的收集,横向电阻更小,细栅线间距越小,横向电阻越小。但密栅电池片的发展伴随的也是串焊机设备的升级变更。尤其是细焊带不易牵引和定位,极易跑偏,这种情况下电池片与焊带的焊接需要工装固定。目前的输送装置中,工装在传输皮带上传输时极易发生相对皮带的打滑,即使初始时工装已将焊带对正焊带下方电池片上的主栅线,后续传输过程中打滑也会使焊带与下方的电池片主栅线无法对正,给后续工序的进行和产品合格率造成不良影响,且为减少打滑发生传输皮带不能进行快速启停,这降低了生产线的机动性,给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可使工装可靠地将焊带相对电池片主栅线定位的输送带和输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使工装可靠地将焊带相对电池片主栅线定位的输送带、输送装置以及串焊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用于同步输送电池片、焊带和具有磁性物质的工装,所述输送带包括第一吸附部和第二吸附部,所述第一吸附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通孔,以吸附所述电池片,两个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部两侧,所述第二吸附部含有铁磁性物质,以吸附具有磁性物质的所述工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一个以上通孔阵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部两侧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第二吸附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部两侧的夹层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吸附部与所述第一吸附部平齐设置,或者所述第二吸附部高出所述第一吸附部的表面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池片具有主栅线,所述工装用于夹持或压靠所述焊带以将所述焊带与下方的电池片的主栅线对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输送带,还包括支撑件和驱动件,所述输送带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输送带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连通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所述吸附孔吸附所述输送带的两所述第二吸附部,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吸附部上的所述通孔将所述电池片吸附贴紧在所述输送带的承载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5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前盘组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带夹头及焊带夹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