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818.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萍;傅育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sd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包括软管,软管活动卡接在收纳板内,收纳板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规则等距设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通过连接块固定在底板上,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凹槽,底板的底面上规则设有若干磁铁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纳板,收纳板上通过限位块和连接块形成若干凹槽,使软管可以在收纳板上随意绕行,便于整齐收纳多根管路,使管路整齐平顺不堵塞,收纳板底端设置磁铁片,便于吸附安装在病床的任意位置上,既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日常的临床护理,也不会因患者更换体位导致管路滑脱或拔出,避免造成意外,使用方便,且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卧床患者在日常治疗中需要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输液、饲喂、引流等,这些操作都需用到软管。尤其是进行负压引流时,负压引流装置中需使用到多根管路,包括引流管、输液管、负压管等,现行的管路安置方法一般都是采用胶带将管路随意捆扎在病床边的扶手上。但是由于患者常需要更换卧位,或患者不小心进行移动、翻身,容易导致管路从身体内脱落或拔出,常会造成意外,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医护人员增加护理负担,同时多根管路杂乱放置不利于日常的临床护理,且患者也须时刻保持小心警惕,耗损大量的精神。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多根管路杂乱可能造成意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床旁VSD一体化装置,包括软管,所述软管活动卡接在其外侧的收纳板内,所述收纳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规则等距设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任意两个相邻的限位块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规则设有若干磁铁片。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俯视面为正方形,所述限位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限位块的正下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限位块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块底面熔融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俯视面为正方形,所述连接块的俯视面边长小于所述限位块的俯视面边长。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凸”字形。
优选的,相邻两块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软管的外径,相邻两块所述连接块23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软管1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磁铁片的数量至少为一块,所述磁铁片固定嵌设在所述底板的底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纳板,收纳板上通过限位块和连接块形成若干凹槽,使软管可以在收纳板上随意绕行,便于整齐收纳多根管路,使管路整齐平顺不堵塞,收纳板底端设置磁铁片,便于吸附安装在病床的任意位置上,既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日常的临床护理,也不会因患者更换体位导致管路滑脱或拔出,避免造成意外,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保持小心谨慎的精神压力,使用方便,且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床旁VSD一体化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纳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收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收纳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的收纳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