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灭弧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590.0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1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于荣爱;郭顺可;陈烜;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8 | 分类号: | H01H50/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触点 继电器 高效灭弧 静触点 触点 电弧 本实用新型 绝缘罩 轭铁板 绝缘罩内壁 灭弧效果 动簧片 外壳体 吹弧 磁钢 分断 腔室 反弹 体内 容纳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效果更好,电弧不易打在绝缘罩内壁后反弹至动静触点上的高效灭弧继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灭弧继电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绝缘罩和轭铁板,绝缘罩和轭铁板构成用于容纳动触点和静触点的腔室,所述动触点包括固定于动簧片左右端的左动触点和右动触点,所述静触点包括与左动触点对应的左静触点、与右动触点对应的右静触点,用于对动静触点分断所产生电弧进行吹弧的磁钢均设置于腔室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灭弧继电器。
背景技术
高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分断时会产生电弧,电弧会造成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处的腐蚀,影响动触点和静触点的使用寿命。为对电弧进行灭弧处理,通常在动静触点的周向外侧放置一对磁钢进行吹弧,但仍存在电弧反弹打在动静触点以使动静触点寿命下降的缺陷。磁钢都是放置在绝缘罩外侧的,在继电器外壳体不增大的情况下,绝缘罩体积做的较小,不便于绝缘罩的加工和装备,且绝缘罩变小会使动静触点与绝缘罩内壁间的距离缩小,电弧容易打在绝缘罩内壁上并反弹至动静触点、动簧片等零部件上,会损伤绝缘罩内零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效果更好,电弧不易打在绝缘罩内壁后反弹至动静触点上的高效灭弧继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灭弧继电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绝缘罩和轭铁板,绝缘罩和轭铁板构成用于容纳动触点和静触点的腔室,所述动触点包括固定于动簧片左右端的左动触点和右动触点,所述静触点包括与左动触点对应的左静触点、与右动触点对应的右静触点,用于对动静触点分断所产生电弧进行吹弧的磁钢均设置于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磁钢均设置于绝缘罩所构成的腔室内,在保持继电器外壳体形状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绝缘罩能尽可能地做的更大,以使绝缘罩周向内壁与动静触点间的距离更长,使电弧会经过更长的移动才能打在绝缘罩周向内壁上,以尽可能地消除电弧的能量,提高灭弧效果;同时,磁钢与动静触点间的距离更近,以使动静触点受磁钢磁场的影响更大,以提高灭弧效果。其中,绝缘罩可为绝缘材料构成的罩形结构,也可为绝缘材料制成的板形结构与围合形结构的组合。其中,当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为长方体时,磁钢可做成方形;当外壳体为圆筒形时,磁钢可做成瓦形。
作为优选,所述磁钢至少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分别位于动簧片前后侧的其中一侧,或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分别位于动簧片左右侧的其中一侧。
当动静触点分断时,左静触点侧的电弧会向第一磁钢前侧或后侧移动,右静触点侧的电弧会向第二磁钢前侧或后侧移动,以使电弧的移动更具有方向性,不会使电弧四散开来,且使电弧的移动轨迹更长,以提高灭弧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磁钢至少包括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与第二磁钢分别位于动簧片左右侧,所述第三磁钢位于动簧片前后侧中的其中一侧,所述第四磁钢位于动簧片前后侧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磁钢和第三磁钢位于所述腔室左部,所述第二磁钢和第四磁钢位于所述腔室右部,腔室左部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腔室右部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同。
由于第一磁钢和第三磁钢充磁方向相同,左动触点与左静触点分断所产生的电弧会向远离第三磁钢方向并靠近第一磁钢的方向移动,以使电弧的移动轨迹变得更长,以提高灭弧效果。其中,第三磁钢和第四磁钢的设置,相比只设置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能使电弧的落点更远离第一磁钢和第二磁钢,同时使电弧的移动轨迹更趋向于S形。其中,第一磁钢和第三磁钢充磁方向相同,第二磁钢和第四磁钢充磁方向相同,也可称之为第一磁钢充磁方向与第三磁钢充磁方向平行、第二磁钢充磁方向与第四磁钢充磁方向平行;当第一磁钢左右侧分别为NS时,第二磁钢的左右侧也分别为N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闭合电压的反弹片及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直流接触器的灭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