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3330.3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8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特;陈金国;丁福庆;徐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聚腾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3/04 |
代理公司: | 36139 南昌迈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吕道锋 |
地址: | 33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线 铜口 清洗液 清洗 本实用新型 铜线清洗装置 导向设备 机壳侧面 机壳顶部 机壳内部 毛刷装置 清洗设备 纵向毛刷 出液口 进液口 溅出 两组 毛刷 密封 口径 承载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其原理在于用于承载清洗设备以及清洗液的机壳,所述机壳顶部设有进铜口以及对应的出铜口,以及用于向机壳内添加清洗液的进液口,所述机壳内部设有铜线导向设备,以及用于清洗铜线毛刷装置,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在机壳的上部开设进铜口以及出铜口,使得机壳侧面不需要开设无法密封的口径,避免了机壳内清洗液的溅出;使用两组不同方向的毛刷,保证了铜线被清洗完全;能同时供多组铜线同时清洗,且每两条铜线中间的纵向毛刷辊为一个,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裸铜线大部分用上引法生产铜线坯,所生产的裸铜线表面铜粉较多。漆包线行业生产过程中,对裸铜线表面的清洁采用毛毡水平夹紧法,同时采取多道毛毡进行清洁,由于铜粉多且易堆积并堵塞清洁毛毡孔,因而无法对铜线表面进行清洁,现有的铜线拉丝后的清洗装置,铜线穿过挡板时进行清洗时,挡板必须有开孔,会有漏水现象,需经常加水且漏水会对箱体产生污染,铜线穿过毛毡时,会破坏毛毡,所以需要经常更换毛毡,增加成本。有些还靠全手动清洗,清洁效果很差,如果不清洗干净,将严重影响铜线的后续加工效果,进而影响铜线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其原理在于将铜线从机壳的上部进入机壳内清洗,避免了在机壳侧面开设不能够封闭的口径,使用导向结构使得铜线按预设路线行进进而被清洗,横向毛刷以及纵向毛刷保证了铜线被清洗完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清洗设备以及清洗液的机壳,所述机壳顶部设有进铜口以及对应的出铜口,以及用于向机壳内添加清洗液的进液口,所述机壳内部设有铜线导向设备,以及用于清洗铜线毛刷装置,所述机壳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铜线导向设备包括有导向管以及导向辊,所述导向管设有拐角,所述导向管的拐处设有缺口以使所述导向管内的铜线与所述导向辊接触,所述导向辊位于所述拐角内侧;所述毛刷装置为滚轮结构,其包括有位于铜线上下两侧的第一毛刷滚组以及位于铜线左右两侧的第二毛刷滚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刷滚组包括有第一毛刷驱动装置以及第一毛刷滚,所述第一毛刷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壳侧面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机壳之间密封安装,所述第二毛刷滚组包括有第二毛刷驱动装置以及第二毛刷滚,所述第二毛刷驱动装置包括有安装于所述机壳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进铜口包括有并列的至少两组,可供两根铜线同时进入机壳内被清洗,所述第二毛刷滚位于所述铜线的两侧,两根所述铜线中间只包括有一个所述第二毛刷滚,其同时与两根所述铜线接触并对两根所述铜线进行清洗。
优选的,所述进铜口与所述出铜口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铜口与所述出铜口的倾斜角度为30°-75°。
优选的,所述进铜口与所述出铜口的倾斜角度为60°。
优选的,所述导向辊压进所述导向管内部凸起于所述导向管的内管壁。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底部设有支撑装置。
优选的,所述铜线在所述机壳内的行进速度小于所述毛刷装置的转动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机壳的上部开设进铜口以及出铜口,使得机壳侧面不需要开设无法密封的口径,避免了机壳内清洗液的溅出;使用两组不同方向的毛刷,保证了铜线被清洗完全;能同时供多组铜线同时清洗,且每两条铜线中间的纵向毛刷辊为一个,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一种全自动铜线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聚腾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鹰潭聚腾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3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