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2675.7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5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刚;汪庆桃;宋殿义;文晓宇;陈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1/12 | 分类号: | F41H11/12 |
代理公司: | 43236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雷 药筒 低空飞行器 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 起爆装置 扫雷装置 雷管孔 中轴线 盖帽 环境破坏 支撑架 爆破 地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雷装置,属于地雷爆破与破障领域,包括低空飞行器及云爆扫雷弹,所述云爆扫雷弹包括固定支架,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起爆装置、扩爆部分、云爆部分,固定支架安装在支撑架上;云爆部分包括外药筒,外药筒内装有云爆剂;扩爆部分包括内药筒,内药筒内装有扩爆药;内药筒上安装有盖帽,盖帽上设有雷管孔,雷管孔内装有起爆装置;内药筒插入外药筒内。扫雷装置,包括低空飞行器及所述云爆扫雷弹;通过低空飞行器将云爆扫雷弹输送到待扫雷通道上并使云爆扫雷弹的外药筒的中轴线与待扫雷通道的中轴线保持一定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扫雷面积大、环境破坏小、操作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雷爆破与破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雷装置。
背景技术
地雷是一种爆炸性的武器,能够以多种方式和手段布设于地下或者地面,构成爆炸性的障碍物,可有效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其技术兵器,阻止敌人行动,因而在全球的局部战争或者冲突中,参战各方均大量使用地雷,由此产生的地雷滥布滥用的雷患问题,导致交战国大片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逐步加大了对雷患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因此,迫切的要求完善和发展人道主义扫雷技术和手段。
迄今为止,有关扫雷的装置或者排雷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人工搜排法:该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手段,用来保证彻底地清除地雷和其他爆炸物;机械作业法:使用专业扫雷机械如链锤式扫雷机、扫雷犁和推土机等,打击、碾压、翻扫雷区土壤,以达到清除地雷的目的,该方法可提高扫雷速度,降低扫雷成本,减少触雷伤亡人员。纵火毁雷法:焚烧亚热带丛林地表植被并将裸露于地面或浅埋的地雷和其他爆炸物烧毁或诱爆。爆破清除,通过扫雷爆破筒逐节相接并将相接的爆破筒组推入雷区,达到一定距离后引爆,便可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排除雷场,但是战后扫雷,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条件,尤其是较陡峭或类似阶梯地形等复杂地形,无论是人工搜排雷还是机械作业排雷、爆破清除法技术难度大、操作不方便,另外,现有技术的纵火毁雷法、爆破清除法排雷,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扫雷排雷效率低,急需一种排雷彻底、环境破坏小、操作安全的排雷装置。
云爆弹的主装药为云爆剂,又称为燃料——空气炸药。云爆剂是一种高能燃料,不同于一般的炸药。炸药在发生爆轰反应时全靠自身供氧,而云爆弹爆炸时则是充分利用爆炸区内大气中的氧气:在一定起爆条件下云爆剂被抛洒开,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称为云雾爆轰。云爆剂为固体或液体,简化了燃料空气弹的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与TNT炸药相比,1吨特殊云爆剂就相当于3.2吨TNT炸药。张成等发表的“采用云爆剂扫雷的初步试验分析”(工兵装备研究,第25卷第1期,2006年2月)一文,提出采用云爆剂扫雷的前景。云爆弹主要杀伤方式来自二个方面:1:超高温伤害,云爆弹在爆炸的过程中会形成,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火球中心的温度可达2500℃。2:超过100KP高强冲击波,按照理论测算:30-40KP的冲击波会造成轻微伤害(如耳膜破裂);40-60KP的冲击波造成中等伤害(听觉、视觉等器官造成严重伤害,内脏出血、骨折等);60-100KP的冲击波会造成严重杀伤(内脏破裂,严重出血等);>100KP的冲击波造成生物死亡率极高。长久以来,尽管人们有采用云爆剂扫雷的愿望,但由于云爆剂扫雷,操作者距离云爆弹的距离过近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云爆弹误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用火箭发射器发射云爆弹,还存在不适应复杂的地形如陡峭地形,前进道路为曲线、有障碍、视线受阻等情况的排雷;云爆弹威力大,环境破坏严重等,严重制约了云爆剂在扫雷上的应用,特别是其在环保要求更加严格的民用领域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扫雷装置,其具有扫雷范围大、环境破坏小、操作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2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