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0461.6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亚;高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7/20;E02D5/72;E02D5/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砂管桩 桥头 路基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若干沉孔,每一个沉孔中均配置有一根预制管桩,预制管桩的桩顶内配装有桩帽,且各预制管桩的桩顶上方覆盖褥垫层;预制管桩的桩端具有开口桩尖,且开口桩尖的外径大于预制管桩的外径,同时开口桩尖通过在外壁开设刃口形成尖端;沉孔通过开口桩尖沉入沉桩点而形成;预制管桩的桩身与沉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干粗砂。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空隙中填入干砂,形成排水通道,以加快沉桩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加快地基土的固结,显著减小工后沉降,提高加固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高速公路建设需求迫切。由于该地区普遍分布有深厚软土层,土体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且压缩性高,路基工后沉降较大,尤其在路桥连接处,由于路桥差异沉降大而导致桥头跳车、路面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选用合适的方式对桥头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诸多路基加固处理方法中,打设预制管桩形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效果最为显著。对该类复合地基,上部荷载主要由预应力管桩分担,桩间土分担荷载较少,因此其承载力较高且沉降量能够很好地控制。但由于打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靠近桩身附近的土体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且难以消散,从而影响桩周土的固结,对其承载力的发挥和沉降的发展不利,导致工后沉降量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缓解现有刚性桩桥头路基加固处理存在的超静孔压难以消散及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处理技术。在桩端焊接尺寸大于管桩外径的桩尖,压桩过程中形成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空隙,在空隙中填入干砂,形成排水通道,以加快沉桩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加快地基土的固结,显著减小工后沉降,提高加固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若干沉孔,每一个沉孔中均配置有一根预制管桩,预制管桩的桩顶内配装有桩帽,且各预制管桩的桩顶上方覆盖褥垫层;预制管桩的桩端具有开口桩尖,且开口桩尖的外径大于预制管桩的外径,同时开口桩尖通过在外壁开设刃口形成尖端;沉孔通过开口桩尖沉入沉桩点而形成;预制管桩的桩身与沉孔的孔壁之间具有干粗砂。
作为上述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桩尖的上部具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的内径与预制管桩的外径相当,环形嵌槽的外径大于预制管桩的外径,且环形嵌槽的外壁具有刃口;预制管桩的桩端嵌套在环形嵌槽中。
作为上述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进一步改进,预制管桩的桩端与环形嵌槽之间焊接固定。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桩周充填粗砂,一方面能够提高桩的侧摩阻力,另一方面能够形成排水通道,加快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及桩周土的固结,显著减小工后沉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填砂管桩沉桩剖面图。
图2是一种填砂管桩桥头路基加固处理效果剖面图。
图中:预制管桩1、开口桩尖2、填砂钢护筒3、干粗砂4、软土5、桩帽6、褥垫层7、路堤填土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0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舷用气囊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可调节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