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环形气流的滤筒除尘器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7178.2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樊越胜;王欢;韦淑炫;李哲然;张鑫;张稼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环形 气流 除尘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气流的滤筒除尘器清灰装置,包括箱体、喷吹构件、出气口、滤筒和进气口,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出气口,箱体底部侧端设有进气口,箱体内部设有滤筒,所述的喷吹构件穿设在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吹构件包括喷嘴单元,所述的喷嘴单元同轴设置在滤筒上方,所述的喷嘴单元基于环形气流对滤筒进行清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清灰气流在环形喷嘴单元内和喷嘴单元到滤筒之间产生两次诱导卷吸作用,再加上与周围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其清灰性能大幅度提高,增强了清灰气流的发散作用,加大清灰气流与滤筒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滤筒除尘器清灰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清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环形气流的滤筒除尘器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的滤筒除尘器清灰方式主要是以压缩空气作为清灰动力,高速清灰气流从喷吹孔或圆形喷嘴射出形成空气波,在滤筒内迅速膨胀产生振动,使灰尘脱落。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喷吹气流偏离中心、进入滤筒后分布不均、清灰不彻底、不均匀等问题,会降低滤筒过滤性能,加大系统运行阻力,严重影响滤筒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环形气流的滤筒除尘器清灰装置。解决喷吹气流偏离中心、进入滤筒后分布不均、清灰不彻底、不均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环形气流的滤筒除尘器清灰装置,包括箱体、喷吹构件、出气口、滤筒和进气口,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出气口,箱体底部侧端设有进气口,箱体内部设有滤筒,所述的喷吹构件穿设在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吹构件包括喷嘴单元,所述的喷嘴单元同轴设置在滤筒上方,所述的喷嘴单元基于环形气流对滤筒进行清灰。
具体地,所述的喷嘴单元为径向通气的圆柱体,所述的喷嘴单元设有第一侧壁、第二通气口、空腔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形状为径向通气的圆柱形,所述第二侧壁的形状为径向通气的圆台形,所述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与所述圆柱体同轴设置,所述的圆台形侧面与所述圆柱形的侧面形成第二通气口,所述的第二通气口的形状为环形。
具体地,所述的圆台形的上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形的底面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环形的宽为0.25~1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吹构件还设有贮气包、控制单元、喷吹管和插接管,所述贮气包经控制单元与喷吹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吹管的管壁上套设有所述的插接管,所述喷嘴单元通过插接管连接在喷吹管的管壁外。
具体地,所述的喷嘴单元还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的喷吹管设有第一开口,插接管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共同形成第一通气口。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大小相同。
具体地,所述的滤筒清灰装置还设有安装板,所述滤筒的端部与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的箱体内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喷嘴单元的个数与滤筒的个数相同。
具体地,所述的滤筒清灰装置还设有分流板和卸灰阀,所述的分流板设置在所述滤筒的底部,所述的卸灰阀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滤筒除尘器需要清灰时,可压缩清灰气流呈环状离开喷嘴,与周围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同时在环形喷嘴内和喷嘴到滤筒之间产生两次诱导卷吸作用,使得其清灰性能大幅度提高。环形喷嘴又增强了清灰气流的发散作用,加大清灰气流与滤筒滤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滤筒除尘器清灰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喷吹管及喷嘴单元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7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