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起搏器的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1161.6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杜营营;庆笑春;张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吴佳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起搏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起搏器的固定带,由躯干固定部和和上肢固定部组成,所述躯干固定部包括躯干背部带和躯干胸前带,所述躯干背部带的端部正面设置有粘扣带Ⅰ,在躯干背部带的端部背面设置有粘扣带Ⅱ,所述躯干胸前带的端部背面设置有粘扣带Ⅲ,在躯干胸前带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连通的环形气囊,所述上肢固定部包括肩带、支撑球和上肢固定带,所述肩带的一端与上肢固定带连接,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上肢固定带的穿接圈,支撑球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肩带上,上肢固定带的正面设置有粘扣带Ⅳ,所述躯干背部带、躯干胸前带和上肢固定带均固定连接在肩带的同一端。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便于病人根据身体特点进行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搏器的固定带。
背景技术
起搏器植入术是将心脏起搏系统植入到人体内,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术后为保证术侧上肢有效制动,防止电极脱位,常给予绷带固定,不美观,且影响患者形象,而且绷带较窄,容易形成一条直线,患者皮肤容易破损,溃烂,达不到肩部和上肢一起固定的作用,而且现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为防止手术切口出血,大都采用砂袋直接放置在伤口上进行压迫,然后在72小时内不能进行相应的运动,但是大部分患者用药长时间手臂的固定,特别对于一些皮下脂肪较少的患者,长时间的牢固固定,会因为胳膊和肋骨的紧靠固定,导致胳膊和肋部接触部分的疼痛,而且长时间固定会导致胳膊内侧受压部分,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病人的半侧肢体麻木,甚至导致患者局部组织缺氧而坏死,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起搏器的固定带,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便于病人根据身体特点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起搏器的固定带,由躯干固定部和和上肢固定部组成,所述躯干固定部包括躯干背部带和躯干胸前带,所述躯干背部带的端部正面设置有粘扣带Ⅰ,在躯干背部带的端部背面设置有粘扣带Ⅱ,所述躯干胸前带的端部背面设置有粘扣带Ⅲ,在躯干胸前带的正面设置有多个连通的环形气囊,所述上肢固定部包括肩带、支撑球和上肢固定带,所述肩带的一端与上肢固定带连接,肩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穿设上肢固定带的穿接圈,支撑球的两端可拆卸安装在肩带上,上肢固定带的正面设置有粘扣带Ⅳ,所述躯干背部带、躯干胸前带和上肢固定带均固定连接在肩带的同一端。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上肢固定带一端穿设在穿接圈中,且粘扣带Ⅳ与粘扣带Ⅱ粘结。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支撑球设置有两个连通的球囊,在两个球囊的外端部设置有固定头,支撑球通过固定头安装在肩带的固定孔中。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固定孔沿肩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上下两组。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肩带的肩部内侧设置有伸缩带。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粘扣带设置为双排或三排,且每条粘扣带的长度不小于100mm。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躯干固定带主要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对躯干进行固定,躯干背部带正反两面均缝制有一定长度的粘扣带,粘扣带Ⅰ缝制在躯干固定带的正面,粘扣带Ⅲ缝制在躯干固定带的反面,每种粘扣带长度不小于100mm,可以适应不同胖瘦人群的需要,工作时粘扣带Ⅰ与粘扣带Ⅲ进行粘连;上肢固定带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对上肢的有效固定,其正面缝制粘扣带Ⅳ,工作时与粘扣带Ⅱ进行粘连。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球和肩带,将支撑球设置在腋下,使得上肢和肋部之间通过支撑球隔开,上固定带勒紧固定后,支撑球与上肢和肋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保证了长期接触后该接触部分的舒适,支撑球的位置可调,一些患者的腋下会用于备皮,该支撑球的位置调节可以绕开伤口部分。
3、躯干胸前带正面设置有多个连通的环形气囊,可以减轻固定后对胸前的压迫,增强其舒适感,并保证呼吸的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未经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1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柔性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冲泡型饮料机的空中搅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