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9617.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4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尤君平;余彦飞;朱寿天;姚志忠;洪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面 出光面 入光面 底面 本实用新型 导光板 背光模组 角落暗区 相对设置 向导光板 凹陷 暗区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该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底面,出光面与底面相对设置,入光面与出光面和底面连接,入光面包括多个类弧面,相邻类弧面之间为平面;类弧面朝向导光板的本体凹陷;每个类弧面包括两个曲面以及位于两个光曲面之间的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灯间暗区以及角落暗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具发光性,因此,需要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根据光源的位置可以分为侧入式、直下型和中空型。
其中,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通常选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背光源,由于LED工作时会发散出较大的热量,且背光模组的入光侧空间狭小不利于散热,因此易堆积热量导致背光模组内的环境温度偏高,进而引起死灯、导光板膜片翘曲等问题。为保证背光模组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减少LED的设计数量以减少发热量,但是会导致灯间暗区和角落暗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以实现减小灯间暗区以及角落暗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
入光面、出光面和底面,出光面与底面相对设置,入光面与出光面和底面连接;
入光面包括多个类弧面,相邻类弧面之间为平面;类弧面朝向导光板的本体凹陷;每个类弧面包括两个曲面以及位于两个光曲面之间的平面。
可选地,相邻类弧面之间的平面与类弧面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5-0.8mm。
可选地,类弧面的平面上还设置有光线会聚单元。
可选地,光线会聚单元为柱状凸面结构,柱状凸面结构的凸起方向与类弧面的凹陷方向相反。
可选地,类弧面的平面的面积与类弧面的面积的比值小于三分之一,光线会聚单元在类弧面的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类弧面的平面的面积。
可选地,曲面还设置有光线发散单元。
可选地,光线发散单元包括多个相对于曲面的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
可选地,光线发散单元包括棱镜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多个背光源和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导光板;
背光源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多个背光源一一对应设置在多个类弧面内,且背光源的中心与类弧面的平面正对。
可选地背光源与导光板满足如下公式:
sina*n1=sinb*n2;
D*tana=(L/2)-(H/cotb)
其中,H为背光源的发光面与相邻类弧面之间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D为显示面板的中框遮蔽边缘与相邻类弧面之间的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L为相邻两个背光源之间的距离;n1为空气折射率;n2为导光板折射率;最邻近边界的背光源的边缘与边界的垂直连线为S1,a为S1与入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b为入射光线与入光面的法线的夹角为a时,入射光在导光板中的折射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9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