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9506.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邵立涛;喻伯良;刘黎明;樊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D5/08 |
代理公司: | 43008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晖;谭武艺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装置 双排 横向连接件 桩体 本实用新型 高低交错 工程成本 结构稳定 支护体 出端 排桩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装置,包括双排桩体及横向连接件,每排桩体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双排桩体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成一体。通过双排支护体形成的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具有结构稳定、能够加快施工速度以至降低工程成本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的施工常规技术手段,对城市地区景观河道软土地质(如淤泥)无内支撑情况下,采用双排灌注桩+冠梁及横向连梁形成双排灌注桩支护,该常规支护体系耗时较长,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围护结构等强。灌注桩+冠梁及横向连梁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加快施工速度以至降低工程成本的支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护装置,包括双排桩体及横向连接件,每排桩体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所述双排桩体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成一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桩体为U形钢板桩。
相邻U形钢板桩的开口朝向相反。
所述U形钢板桩两侧的端部均设有挂接部,相邻U形钢板桩在对接处的挂接部相互挂接。
所述挂接部为所述U形钢板桩的侧边向外翻卷形成的弯钩形边。
所述弯钩形边形成的夹角a<90°。
所述横向连接件为捆绑绳,所述捆绑绳首尾连接呈环形状。
被所述捆绑绳连接的桩体的外壁上设有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位于所述捆绑绳的上方。
所述捆绑绳的两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
所述双排桩体中横向对应的U形钢板桩的开口朝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支护装置包括双排桩体及横向连接件,每排桩体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双排桩体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成一体。通过双排支护体形成的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的桩体立桩施工方便,且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操作快捷,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双排桩体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成一体,形成双排桩体共同受力整体支护,加强了支护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护装置应用在河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护装置应用在河道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桩体;2、横向连接件;3、挂接部;4、限位体;5、河道;6、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9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鱼道的内河航道生态护岸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安拆的重力式防洪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