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6645.1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2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林;李子忠;石峰;谢永华;林木;别建波;杜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药同创(北京)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 |
代理公司: | 11368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皮带 挤压轮 皮带轮 制粒机 防护罩 控制传动装置 摇摆式制粒机 弧形杆 拉杆 控制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外壳连接 增大摩擦 转动连接 定位块 滑动杆 前侧壁 传动 打滑 棘轮 卡块 压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摇摆式制粒机技术领域的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包括制粒机外壳,所述制粒机外壳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有控制传动装置,所述控制传动装置包括挤压轮,两个所述挤压轮转动连接在同一个弧形杆上所述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通过加入挤压轮、弧形杆和滑动杆等结构,可以将传动皮带紧紧压在皮带轮上,增大了传动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解决了“打滑”的问题,通过加入棘轮、卡块和调节拉杆等结构,可以使挤压轮一直保持压紧传动皮带的状态,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且在不需要增大摩擦时下压调节拉杆即可,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摆式制粒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在制药、化工、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制粒机可分为饲料制粒机和生物质能源制粒机。制粒机主要由喂料、搅拌、制粒、传动及润滑系统等组成。其工作过程是要求含水量不大于15%的配合粉料,从料斗进入喂料绞龙,通过调节无级调速电机转速,获得合适的物料流量,然后进入搅拌器,通过搅拌杆搅动与蒸汽混合进行调质,如果需要添加糖蜜或油脂,也从搅拌筒加入与蒸汽一起调质,油脂添加量一般不超过3%,否则难于成形,经调质后配合粉料温度可达64-85℃,湿度达14-16%。然后再通过斜槽经过可选择的吸铁装置除去混在粉料中铁杂质,最后进入压制室进行制粒。
摇摆式制粒机将潮湿的粉料或块状的干料研制成所需的颗粒,其筛网采用金属丝网,装拆简易,松紧可调。机械主要部件封闭在机体内,并附有润滑系统,生产过程运转平稳。整机外型采用不锈钢板,符合GMP标准。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将潮湿的粉末物制成颗粒,亦可粉碎块状的干物料,并能进行快速整粒。通过机械传动使滚筒往复摆动,将物料从筛网中挤出,制成颗粒或粉碎制粒或快速整粒。
摇摆式制粒机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内部结构在工作时扭矩较大,所以可能导致外部传动的皮带轮和皮带之间产生“打滑”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实现对传动机构的良好控制,提出一种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摇摆式制粒机的控制传动机构,包括制粒机外壳,所述制粒机外壳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内安装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皮带连接有控制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传动装置包括挤压轮,两个所述挤压轮转动连接在同一个弧形杆上所述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滑动插接有滑动杆,所述弧形杆滑动插接在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与定位块的侧壁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后侧壁转动连接有卡位杆,所述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与卡位杆对应的条形通孔,所述卡位杆与条形通孔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杆,所述弧形齿杆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后侧壁与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的前侧壁同轴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拉杆,所述调节拉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棘轮的边缘卡接,所述调节拉杆的侧壁通过牵拉弹簧与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连接,所述制粒机外壳的前侧壁转动连接有调节踏板,所述调节踏板的侧壁铰接连动杆的一端,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杆铰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滑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拉杆远离棘轮的一端套有橡胶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楔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入挤压轮、弧形杆和滑动杆等结构,可以将传动皮带紧紧压在皮带轮上,增大了传动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解决了“打滑”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药同创(北京)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清药同创(北京)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6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