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5404.5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沈赟;方艳;吴虎雄;刘萍萍;邵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林奈新能源有限公司;林奈(中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生产设备 混料装置 烧结系统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前处理装置 除尘装置 过滤装置 混料 本实用新型 烧结效率 生产设备 生产效率 烧结 除尘器 高混机 振动筛 转炉 辊道 匣钵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包括烧结系统,所述烧结系统,包括辊道炉或回转炉,用于对匣钵内的物料进行周期性烧结;所述烧结系统还包括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一高混机;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混料前处理装置,所述混料前处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振动筛,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除尘器。该全自动生产设备有效提高烧结效率、自动化程度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电压、无污染、长循环寿命、快速充放电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和日趋降低的制作成本,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锂离子电池的产量日益增加、产品大量投放市场的同时,急需高效的规模化批量生产。目前,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为了生产出反应均匀、高结晶品质、空隙均匀、比表面积小、视比重大、电化学性能稳定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常常要利用结晶学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对正极材料进行焙烧处理。目前,对正极材料进行焙烧处理采用的设备通常是焙烧炉,现有技术的焙烧炉采用的是人工装卸料,人工装卸料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有效提高烧结效率、自动化程度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设备,所述全自动生产设备包括烧结系统,所述烧结系统,包括辊道炉或回转炉,用于对匣钵内的物料进行周期性烧结。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系统还包括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一高混机;所述混料装置还包括混料前处理装置,所述混料前处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振动筛,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筛包括筛体、机座以及外设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筛体包括筛框和设置于所述筛框内部的筛网,所述筛框侧壁上设置有透视窗,所述筛网的底部固定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通过高频线与外设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过滤室,所述箱体还设置有进风口与出风口;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出风口处;灰斗,设置于所述过滤室的底部;转动板,设置于所述过滤室内,并且,所述箱体的中心轴垂直于所述转动板所在平面,所述转动板开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滤筒,每个所述滤筒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上;喷吹管,所述喷吹管一端贯穿每个所述安装孔并与对应的所述滤筒连通;电磁脉冲阀,包括开关入口与开关出口,所述电磁脉冲阀的开关出口安装于所述喷吹管另一端;储气罐,安装于所述电磁脉冲阀的开关入口处;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板连接,用于转动所述转动板;以及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脉冲阀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混机包括混料单元,所述混料单元包括混料主体、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内部的搅拌单元、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内侧壁的导流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混料主体右侧下方的出料口,所述导流单元包括一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具有流线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系统还包括烧结装置,所述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以及贯穿所述炉体的传动辊道,所述炉体包括升温区、恒温区、降温区和冷却区,所述炉体上还连接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升温区和所述降温区顶部的抽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烧结系统还包括叠分钵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居中调整机构,每一套所述居中调整机构具有一动力件和固定在该动力件输出端的定位板,左右两侧的定位板相对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前端具有限位机构;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林奈新能源有限公司;林奈(中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林奈新能源有限公司;林奈(中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板自动贴胶带机
- 下一篇:区域化设计的极片及其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