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3148.6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季玲;胡文志;刘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标签以及固定夹,所述固定架本体上分区域排列有卡座,所述固定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卡座上,所述标签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各区域上。本固定架可以专门用于暂时在手术中放置医用导丝,并且根据不同型号和类型的导丝分区域放置,每个区域中均设置卡座,卡座与固定架卡合,这样导丝穿设于固定夹中,不仅方便和卡座卡合固定,而且解决了导丝过细或是过滑,手术中不方便医护人员拿取的问题。各区域贴有标签,方便医护人员快捷分类放置拿取,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
背景技术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建立桡动脉入路、顺利进行桡动脉介入操作的前提,但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穿刺桡动脉的操作难度要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可以说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无法成功地进行桡动脉穿刺也是导致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操作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在穿刺手术中,需要用到各类导丝,导丝一般较长,并且由多段不同硬度的导丝拼接而成,伸入病人体内的一端材质最软,向后延伸逐渐变硬,外端导丝较硬,在手术时方便医生或是护士捏住。在导丝暂时使用完毕后,需要将其放置在一旁,目前一般是将导丝插入在圆盘状的安置管中,需要时再将其抽出。但是由于导丝较长,将导丝全部插进圆盘状的安置管中,需要对准开口,螺旋的圆盘状安置管内消毒较为麻烦,拿取时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标签以及固定夹,所述固定架本体上分区域排列有卡座,所述固定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卡座上,所述标签一一对应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本体的各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卡座均安装在所述第一端,所述固定架的不同区域之间设有隔离板或是所述固定架的不同区域上涂有不同颜色的涂层。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上的每块区域的所述卡座至少有2个,并且所述卡座排列成一排固定在所述第一端。
优选地,所述卡座是两端连通的圆柱状短管,所述卡座沿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固定,用以夹紧导丝的所述固定夹从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卡座并与所述卡座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为陀螺状,所述导丝穿过所述固定夹并从所述固定夹的尖角端伸出。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的内部安装有定位膜,所述定位膜中央设有用以固定所述导丝的小孔或是十字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固定架可以专门用于暂时在手术中放置医用导丝,并且根据不同型号和类型的导丝分区域放置,每个区域中均设置卡座,卡座与固定架卡合,这样导丝穿设于固定夹中,不仅方便和卡座卡合固定,而且解决了导丝过细或是过滑,手术中不方便医护人员拿取的问题。各区域贴有标签,方便医护人员快捷分类放置拿取,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的俯视图;
图2为术中医用导丝固定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3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导磁场纳米炮制机
- 下一篇:一种聚拢按摩的内衣